點
既然召叫總是先行,異星總在前頭引路,指示我們沿着天主聖愛的道路啟程,那麼若再懷疑它會不會消失,便是不合邏輯的了。賢士們在途中所發生的情況,在我們內修生活的某些階段也可能出現,引路的星驀然蹤影不見了,這種情況多數要歸咎於我們自己。我們雖看清召叫的星光,雖深信召喚的確鑿,然而我們前行時所掀起的塵沙——我們悲慘可憐的狀況——會形成飛揚的烏雲,遮蓋天上的光明。
這種情況一旦發生,我們該怎麼辦呢?要學習賢士的榜樣,諮詢請教。黑落德利用知識行惡;賢士則利用它行善。然而我們基督徒,既無須去請教黑落德,也無須去請教世上的智者;基督已經賜予教會在信理上永不犯錯的特恩,已經給予我們聖事的恩寵。祂早已部署妥當,使我們總會有人引導,不斷提醒我們當行的正道。我們有着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這就是在教會捍衛下的天主聖言,在聖事中分施的天主恩寵,以及生活在我們周圍,以身作則,披荊斬棘,開闢忠信天主之途的人們所作的見證和所立的善表。
請允許我給你們一個忠告。假若你們一旦失去光照,請你們務必投奔到善牧去求援。誰是善牧呢?那「由門進去的」,是忠於教會信理的。他不像傭工那樣,「一看見狼來,便棄羊逃跑」,那樣「狼就抓住羊,把羊趕散了」 。請大家想一想這段聖言,它絕不是隨口而說的空話。基督苦口婆心,大談牧者羊群,大談牧棧羊群,正是揭示我們靈魂需要善導的切實證據。
聖奧思定論及善牧時指出:「如果沒有不善的牧者的話,祂就不會描述狼來便逃的傭工。不善的牧者只求個人虛榮,不求基督的光榮。不敢以自由的精神申斥罪人。豺狼抓住羊的頸項,魔鬼引誘人犯姦淫,你卻一聲不吭,不予斥責。那麼你就是傭工,一見狼來,掉頭便逃。你或許會爭辯:『不對,我不是在這裏嘛?沒有逃跑呀?』我的回答是:『你的確逃跑了,因為你一聲不吭。你不吭聲,因為你害怕。』」
基督淨配教會的聖德常表現於有着大批善牧,正如今日所看到的情況。基督徒的信仰,儘管教導我們要心地單純,但並不是叫我們頭腦簡單。天下有那麼一些傭工,一聲不吭;也有那麼一些,講的不是基督的聖言。鑒於這種情況,你們若感覺自己信德不夠堅定,對某些問題看不清楚,即使是很小的問題,都應當馬上去找善牧求教。善牧總是理直氣壯地從棧門進來,為了人靈,他不怕犧牲捐軀。一言一行,處處反映心靈中的炎炎愛火。他或許也是罪人,但堅信基督的寬恕和仁慈。
假若你的良心告訴你說,你犯了錯——即使看來並不嚴重,或者連你自己也捉摸不定,疑惑不決,那麼請你馬上去領受懺悔聖事,去找照顧你的司鐸。他知道怎樣敦促你堅定於信仰,保持靈魂的細膩靈敏,保持基督徒的剛毅堅強。教會給予我們找任何司鐸辦修和的自由。但是虔誠的基督徒,在完全自由的情況下,都願意找一位熟悉的善牧,那位能幫助他再次抬起頭來,重新看到高懸長空的上主之星的牧者。
在基督的教會內,各人都有責任堅持不懈地忠於基督的教導,無一例外。信德教理與倫理訓導是教會信德的寶庫及公有的遺產。如果牧者本身不努力維持敏銳的良知,不忠於信德教理和倫理訓導,那就印證了厄則克耳先知的預言:「人子,你應說預言攻斥以色列的牧者,向他們講預言說:吾主上主這樣說:禍哉以色列的牧者!你們只知牧養自己;牧人豈不應該牧養羊群?你們吃羊奶,穿羊毛衣,宰肥羊,卻不牧養羊群:瘦弱的,你們不扶養;患病的,你們不醫治;受傷的,你們不包紮;迷路的,你們不領回;遺失的,你們不尋找,反而用強力和殘暴去管治他們。」
這是相當強烈的譴責。但是當身負促進大眾靈性福祉的人反去糟蹋靈魂時,他們對天主的冒犯則更嚴重。他們剝奪人們領受再生的聖洗靈泉、強化的堅振聖油、告解赦罪的法庭,以及賦予永生的神糧。
甚麼時候會發生這種事情呢?無一不是放棄和平之戰的後果。誰若不堅持戰鬥,便會把自己暴露在形形色色鐐銬人心的奴役之下。例如:純人性觀點的奴役,癡心追逐名利、權力及虛榮的奴役,縱情恣慾的奴役,等等……。
如果天主允許你經歷這種考驗,如果你碰到不稱職的牧者,切勿失掉信心。基督曾許下教會不能犯錯,許下教會常有祂的保佑,但是祂從未保證過組成教會的人們永不變節。但他們不會缺乏聖寵,只要他們善守天主要求的小小本分,只要他們依靠天主恩寵的助佑,努力排除成聖路途上的障礙,他們必會獲得豐霈的恩寵。假若他們不奮鬥,儘管他們貌似高超,出人頭地,在天主眼中他們或許不過是侏儒而已。「我知道你的作為,也知道你有生活之名,其實你是死的。你該儆醒,堅固其餘將要死的人,因為我沒有發現你的作為,在我天主面前是齊全的,所以你應回想當初你是怎樣接受了,是怎樣聽了天主的道:你該遵守,又該悔改。」
這段訓誨,引自聖若望於第一世紀向撒爾德教會負責人所寫的書信。可見牧者缺乏責任感並非現代獨有的現象,甚至在宗徒時代,在主耶穌基督現世生活的同一世紀經已發生。很明顯,誰若停止自我鬥爭便不能倖免。無人能靠自己的力量救自己的靈魂。教會內的每一個人,無不需要加強堅固自己的措施。謙遜——使我們虛心受教,接受幫助;克苦——使我們錘鍊心靈,好讓基督君臨統治;學習純正的教義——使我們的信德得以保全並加以廣傳。
在我看來,人生所有的境遇,無論發生在個人或歷史上,都是天主向人的召喚,使人能夠面對真理,同時,也讓我們藉着聖寵的能力,以言行去宣揚我們所屬的聖神的良機。
每一世代的基督徒都需要去救贖和聖化他們的時代。為此,他們必須瞭解和分擔同儕的願望,藉着「語言的神恩」使他們體認到能如何配合聖神的工作,享用自耶穌聖心滿溢出來,源源不絕的寶藏。我們基督徒,在今世也被召喚,向我們生活所屬的世界,宣揚歷久而猶新的福音的訊息。
有些論調並不正確,譬如說:現今所有人都不理會,也不關心信仰所教導的,有關人的存在和歸宿的問題;又說現代人只顧慮世俗的事物,而沒有興趣仰望蒼天。雖然意識狹窄的思想的確不少,它們的支持者也大有人在,但實際上,只要我們客觀地分析一下這個現今時代,我們就可以接觸到不同情操的人:有胸懷偉大理想的,也有苟且偷安的;有勇毅的,也有懦弱的;有滿腔熱誠的,也有灰心喪志的;有人夢想未來的世界是更公正、更富人性的,也有因青年壯志的失敗受挫而自我封閉,只沉溺於錯謬之中找尋自我安全感的。
為這所有的男女,無論他們身在何處,無論在他們順心如意或挫折失意時,我們都必須給他們帶來這個訊息,即聖伯多祿在聖神降臨後的數天,鄭重明確地宣佈的訊息:耶穌就是屋角的基石,就是救主,我們生命的希望,「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6937/ (2025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