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然”的主題,《基督剛經過》中 ,一共有4個點。

讓​我​再​回到​耶穌​生活​的​話題​上,​讓​我們​聚​焦祂​的​坦誠​和​簡樸。​容許​我​再​提醒​你們,​祂多​年​的​隱居​生活​不​是​毫無意義​的,​也​不僅​是​為了​準備往​後​數​年​的​公開​生活​而​已。​自1928年​起​我​就​領悟到,​天​主要​使​基督​的​一生​都​成為​基督徒​的​典範,​特別​是​祂​的​隱居​生活​——​那​一​段​祂​和​常人​並​肩​工作​的​歲月。​我​主願​意​許多​人​在​經年​累月​安靜、​平庸​的​生活​中認清​自己​的​聖召。​服​從​天主​的​旨意​總意味着棄絕​自私​自利,​但​祂​並​沒有​要求​我們​從​普通​的​工作​和​社會​地位​中退​下來,​或​要​我們​與​身分​相同​的​人隔離。

​我​有​一​個​夢想,​而​這​夢想​已經​成為​事實​了,​就是​無數​天​主子女,​身為​普通​市民​的​人,​分享​他們​同儕​的​理想​和​努力,​聖化​自己。​我想​大​聲​告訴​他們​這​個​神聖​的​真理:​如果​你​投身​於​平凡​的​生活​中,​這​並​不​表示​基督​忘記​了​你​或​沒有​召叫​你。​相​反地,​祂邀請​你留​在​俗世​的​活動​和​事務​中,​祂要​你​明白,​你​職業​的​召叫,​你​的​才幹,​非但​沒有​在​祂​的​計劃​中​被​遺棄,​而且​祂​更​進一步​地聖化​了​它們,​使​它​們​成為​天父​所​悅納​的​祭品。

過去​我​常​說,​現在​讓​我​再​一​次​強調,​大聖​若瑟​的​生活​是​自然​的,​淳樸​的,​與​他​的​街坊​鄰​里毫​不​脫節,​使​他​在​待人​接物​上​絲毫​沒有​人為​的​隔閡。

​所以,​我​不​喜歡​公教​工​人,​公教​工程師,​公教​醫師​之類​的​說法,​雖然​在​某些​時期,​或​某些​場合​這​也​許是​適宜​的​稱呼,​因為​這樣​的​說法​似乎​在​無形​中把​人劃​分​種族,​似乎​把​天主教​教友​形成​一​個​與​人隔離​的​小​集團。​它​給人​的​印象​是​在​基督徒​與​社會​其餘​部分之間,​有着​這​麼​一道​鴻溝。​在​尊重​對​方​意見​的​同時,​我​認為​這樣​說​比較​合宜:​做工人​的​公教徒​或​公教徒​中​的​工人,​工程師​等。​因為​一​個​信教​的​人​從​事某​種​職業,​無論​是​智力​的、​技術​的、​體力​勞動​的,​他​自己​認為​是​同​其他​人​一樣​的,​事實​也​確​是​如此,​他​與​其他​人​一樣,​有着​同樣​的​權利​和​義務,​有​同樣​上進​的​志願,​有​同樣​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共同​關注。

​天主教​教友,​凡有​志於​如此​生活​的,​通過​自己​的​日常​生活,​為​信德、​望德​和​愛德​作見證。​這樣​的​見證​不​講究​排場,​也​不計​較​場合,​因​地​制宜,​隨遇​而行,​既淳樸​又​自然。​他​蓬勃​的​生命力​反映​教會​在​世界​中​的​臨在。​因為​所有​天​主教​教友​就是​教會。​憑​他們​本​身​所有​的​權利,​他們​就是​天​主子民​的​一​分子。

有​人​或​許會問:​那麼​該​怎樣​去​做,​才​能​使別​人​認識​基督​呢?​我​的​答覆​是:​以​自然​而​真誠​的​態度,​在​日常​生活​的​處境​中,​忠於​自己​的​工作​和​職業,​照顧​好​家庭,​與​眾人​分享​高尚​的​志趣,​尊重​每​個人​的​自由。

​三十多​年​來,​天主​在​我心​裏激起​一份​強烈​的​願望,​就是​要​使​經歷​不同,​工作​不同,​背景​不同​的​大眾​都​能​明白​到​即使​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他們​也​可以​修德​成聖,​都​可以​充滿​天主。​天主召喚​我們​去​聖化日​常​平凡​的​工作。​因為​日常​平凡​的​工作,​正是​基督徒​修務​成全​之德​的​場所。

​讓​我們​藉​默想聖母​瑪利亞​的​一生,​再來​領會​這​個​道理。

​我們​不要​忘記,​瑪利​亞像​其他千千萬萬普通​婦女​一樣,​忙忙​碌碌地照​顧​家庭,​教育子女,​整理​家務。​她​的​一生,​幾乎​天​天​如此。​聖母​瑪利亞​所​聖化​的,​正​是​許多​人​錯​認為​不足​掛齒、​毫無​價值​的​瑣碎​小事。​諸如:​日常​的​事務​;​細心​勤懇​地​照料親​人​生活​上​的​細節;​走訪​親友,​跟​他們​談心,​等​等。​就是​這​種​平凡​的​生活,​但​在​這​平凡之​中寓​有​天主​的​愛心;​是​一​種​多麼​有福​的​平凡​啊!

​在​這​裏,​可以​找到​對​瑪利亞​一生​的​解釋,​對​聖母​瑪利亞​那份​母愛​的​解釋。​一​種​無限​圓滿​的​慈愛,​促使​聖母忘記​自我,​一心​喜​從​天主​的​聖意,​竭盡​心力​地​完成​天​主要​她​做​的​一切。​這​正​是​我們​應​當注重​細節​的​道理,​其中​義​蘊​充實。​瑪利亞​是​我們​的​慈母,​是​我們​的​典範,​我們​的​道路。​我們​應​當向​她​學習,​因為​天主要​我們​像​她​一樣,​在​世​上​過​平凡​的​生活。

​如果​我們​能​這樣​做,​便​能​給​周圍​的​人,​立下​一​個​簡樸​自然​的​生活​榜樣,​雖然​仍​不免帶​有​人性​的​限制​與​缺陷。​當人​們​看到​我們​過着​與​他們​同​一樣​的​生活​時,​他們​會​問:​「你們​為​甚麼​這樣​快樂呢?​你們​從​哪裏​獲得​力量,​能克服​自私​自利​和​好逸​惡​勞呢?​是​誰教導​你​們​體​諒別​人,​度​美善​的​生活,​並​為​他​人​服務​而​忘​我​犧​牲呢?」​這樣,​就到​了​為​他們​揭開基督化​生活​秘訣​的​時刻​了。​我們​與​他們​談​天主,​談基督,​談聖神,​以及​談聖​母​瑪利亞​的​事理。​這​時,​我們​要​以​笨拙​的​言辭,​去通傳​那​由​聖寵​注入​我們​靈​魂​深處​的​天主聖愛。

我們​的​母親​是​回應​恩寵​的​典範。​我們​若​默​觀​她​的​生活,​我​主必會​賜予​我們​所​需​的​神光,​使​我們​能​聖化​日常​的​生活。​一年​到頭,​我們​教友​可以​在​聖母​的​慶日​和​其他​日子,​常常​緬懷​聖母。​我們​若​能​善用​這些​時機,​想像​一​下​她​若處​於​我們​的​境況,​她​將​會​怎樣​做,​我們​將​因此​而​大有​進步。​如同​孩子們​越長​越​相似​他們​的​母親,​我們​最後​也​會​更​肖似​聖母。

​首先,​讓​我們​師​法​她​的​愛。​愛德​不能​僅​僅​滿足於​感覺​良好,​愛德​必須​滲入​我們​的​言談​說話,​更要​滲入​我們​的​一舉​一動。​童貞聖母​並​不​是​單單嘴​上​說​「承行​主旨」,​她​在​每​時​每​刻​都​堅定​不​移地​實踐​這​一​不可​動搖​的​決定。​我們​也​應​如此。​當天​主​的​聖愛​感召​我們,​使​我們​明​白祂​的​渴望​時,​我們​應​當矢志忠​誠堅貞,​並​付諸​實踐。​因為​「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

​我們​還​必須​師法​聖​母本性​和​超性​的​修養。​聖母​是​救恩史​上​特蒙​殊寵​的​受造物,​因為​在​她​身​上,​「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 。​但是,​她​是​一​位​含蓄​靜默​的​見證​人。​她​從​不​表功​揚名,​因為​她​從​不​追逐​榮譽。​聖母​瑪利亞臨於​聖子​孩​提時​期​的​奧蹟,​不過​這些​奧蹟可​說​是​「普通尋常」​的​奧蹟。​但​當那​些​大奇蹟赫然​發生,​群眾​歡呼驚​奇​時,​她​卻​銷​聲​匿跡,​不知​去向。​當基督騎着驢​駒榮進耶路​撒冷,​被​民眾​擁戴​為​王時,​我們​找​不​到​聖母​瑪利亞​的​蹤影​;但​在​眾叛​親離,​人​人逃​之​夭夭​之際,​她​卻​在​十字​架​下​重新​出現。​如​此​行為,​足以​證明​她​人格​的​偉大,​品性​的​精深,​靈魂​的​聖德。

​步武​她​服​從​天主​的​芳蹤,​我們​能​學會​周到​地​服務,​而​又​不失​之​於​盲從。​在​聖母​瑪利亞身​上,​我們​找​不​到​絲亳​愚蠢​貞女​瞎​隨盲從,​亳無頭腦​的​憨態。​聖母細​聽天主​的​要求,​思索​未​能​領會​的​疑團,​詢問​沒有​弄懂​的​問題,​然後​全力​以赴,​履行​天主​的​聖意:​「看!​上主​的​婢女,​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吧!」​  ​這​是​何​等​明智​!​至​聖童貞,​我們​行事​的​導師,​在​這​裏​向​我們​顯示​服​從​天主不​等​於​奴顏​婢膝,​不忽​視​我們​的​良知;而​是​情發於​中,​探求​天​主子​女​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