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聖誕節期間,我們的思潮自然湧向圍繞天主聖子誕生的種種境況和事件。我們默想白冷馬槽或納匝肋聖家時,瑪利亞、若瑟和聖嬰耶穌總在我們心中佔着一個特殊的位置。聖家簡樸而令人仰慕的生活,向我們說明甚麼呢?我們從中能學到甚麼呢?
這個主題有很多可以思考探討的內容。我只想重談其中一項。正如在聖經中所讀到的︰耶穌的誕生即表示時期已滿的開始 。那是天主所選定的時刻,祂把自己的聖子賜給人類,以示祂愛人之深。天主的聖意,在最簡單、最尋常的境況中實現了︰一個臨盆的女人,一家人,一個家庭。天主的德能,天主的光輝,與人間的現實相結合,並通過它,來到我們中間。從那一刻起,基督徒明白到,因着天主的恩寵,他們能夠,而且應當聖化人間生活的一切美好事物。不管這些事物看來是多麼微末尋常,不足稱道,但無一不能成為會晤基督的場所;無一不能成為邁向天國征途的一步。
教會在默觀耶穌、瑪利亞和若瑟的簡樸之家時,自然會喜不自勝。我們在聖家節晨禱讚美詩中唱道:「緬懷納匝肋聖家陋居,及其光輝德澤,何其樂哉!歌唱耶穌深居簡出的隱修生活,不亦樂乎!耶穌成長於恬靜獨居,耶穌繼承若瑟卑微的行業。可愛聖母,賢妻良母:守護聖子,扶助夫君,關懷愛撫,無微不至,解勞除困,心無二用。」
一想到基督徒家庭,我總愛想像他們都充滿着聖家的光輝與喜樂。聖誕節的訊息,強而有力地震響我們的雙耳︰「天主受享光榮於高天,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 聖保祿宗徒寫道︰「還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中作主。」 這平安源於我們深知的這一現實,即天主聖父垂愛我們,竟使我們與基督結為一體。這平安源於童貞聖母在聖若瑟輔佐下,對我們的護佑。這便是照亮我們生活的燦爛光輝。它在我們遭遇的種種困難與個人挫折中,鼓舞我們再接再勵,堅持不懈。每一個基督徒家庭都應該是一個平安和恬靜的處所。在那裏,儘管有着日常生活的煩惱,但總是瀰漫出陣陣深刻誠懇的摯愛之情。與此摯愛之情的氣氛同時並存的,還有一種實踐真正的信德所帶來的,一份根深蒂固的寧靜。
我想重溫一段今天的福音,作為結尾。「他們走進屋內,看見嬰孩和祂的母親瑪利亞。」聖母總是在聖子身邊。賢士朝拜的,不是高坐在龍椅上的君王,而是抱在母親懷裏的嬰孩。讓我們一同祈求天主之母,我等之母,幫助我們準備好旨於至愛的道路:Cor Mariae dulcissimum, iter para tutum! 瑪利亞至甘飴之心,為我開拓穩妥路徑!聖母至甘飴之心知道通往基督最穩妥的途徑。
賢士有他們的星引路,我們則有聖母瑪利亞,海星聖母,東方的曉星。今天,讓我們一起向她祈求:聖母瑪利亞,我們的海星,東方的曉星,求妳幫助妳的子女吧!我們的救靈心火應該是無止境的,因為基督的聖愛絕不排除任何人。賢士是外邦人中首先被召者。但救贖工程一旦完成,「不再分男人或女人」,全無歧視,全無區別,「因為你們眾人在基督耶穌內已成了一個。」
基督徒不能排除任何人,不能隔離人靈,或把人分成等級。「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 。所有的人,在基督聖心內都有自己的位置。正如我們今天瞻仰馬槽裏的耶穌時,看到祂的雙臂雖是嬰兒的雙臂,然而卻是伸展在十字架上吸引萬眾皈向祂的同一雙臂。
最後,讓我也談談義人大聖若瑟,我父我主。如往常一樣,大聖若瑟在主顯節扮演的顯然只是個小角色。我可以想像他收歛心神,虔誠祈禱。滿懷慈愛地守護着降生成人的天主聖子——被託付給若瑟父親般的照顧的那一位。這位聖祖,以克己為人者特有的精心細緻,在默默無聲中一心服務,鞠躬盡瘁。
今天我們所談的,是怎樣過好祈禱生活,怎樣關心使徒工作。在這方面,有誰能與大聖若瑟,我們老師相媲美呢?你們若是向我要一個忠告,那麼我一定會把這個多年來從不厭倦重複的警句送給你們:「到若瑟那裏去」!(Ite ad Ioseph!) 他準會指示你們趨赴耶穌的具體捷徑,包括人事和天賜兩方面的捷徑。這樣,你們很快也會像他一樣,敢於把這個為我們而誕生的聖嬰,「抱在懷裏,親吻祂,給祂穿衣,照顧好祂。」 向祂欽崇朝拜,賢士獻上的是:黃金,乳香,沒藥;大聖若瑟獻上的是他整個年輕的和充滿愛的心靈。
聖瑪竇與聖路加都告訴我們,若瑟出身高貴,他是以色列王達味和撒羅滿的後裔。但是我們對他的世系所知不多。福音分別載有兩個族譜,在猶太法律上,不知哪個屬於耶穌的父親若瑟,哪個屬於耶穌的生母瑪利亞。我們也不確知若瑟究竟是白冷人,還是納匝肋人。他去過白冷登記戶口,又在納匝肋定居工作。
另一方面,我們倒是確知他並不富裕,他不過是個工人,像世界上千百萬人一樣。他的行業既辛苦又卑微,與降生的天主選擇從事了三十年之久的工作一模一樣。
聖經告訴我們,聖若瑟是個工匠。有教父補充說,他是個木匠。聖猶思定在論及耶穌生活時說,祂以製作耕犁和軛具為生 。也許塞維亞的聖依西多祿便是據此推斷聖若瑟是個鐵匠。無論如何,他是個工人,用長年累月血汗辛勞換來的手藝,為鄉里街坊供應所需。
福音所描繪的聖若瑟顯示他為人穩健,對生活的挑戰沉着應戰,從不畏懼逃避。他正視問題,解決困難,當仁不讓。不管叫他做甚麼,他都做得俐落主動。
傳統畫像把聖若瑟繪畫成一位長者,我對此不以為然。儘管這或許是為了突出聖母瑪利亞的卒世童貞吧。依我之見,他是個年富力壯的年輕人,也許比聖母只略長幾歲,正值人生風華正茂之年。
你無須非等到老朽之後才來實行貞潔之德的。潔德出於愛。青春的活力與歡樂絕不會是崇高愛情的障礙。在若瑟迎娶瑪利亞時,在他獲悉她是天主之母的奧蹟時,在他與她一起生活時,若瑟有着一顆年輕的心,有着一個青年的體魄。他尊重天主要賜予世界一個完善的標記,好讓世界得悉祂已到來,為分擔祂創造物的生命。凡不能理解這種偉大愛情的人,根本不會瞭解甚麼是真正的愛,對基督徒的貞潔的意義也一無所知。
我們說過,若瑟是加里肋亞的工匠,是個普普通通的人。在納匝肋這樣默默無聞的小村落,日子還會怎樣好過呢?除了幹活,還是幹活,日復一日,單調無趣。天黑之後,回到小屋陋室歇息,睡醒過來,又是另一天的工作。
不過,若瑟其名,在希伯來語中意謂「願(天主)增賜(子女)」*。天主會在一切承行祂聖意者的聖善生活上,加上一重冀望不到的特質,加上一重賦予一切事物意義的重要特質——即神性的特質。我或可以這樣說,天主給若瑟謙遜聖德的生活,加上了童貞聖母瑪利亞和主耶穌的生命。天主絕不會讓祂的寬宏大量落於人後。若瑟可以把他妻子瑪利亞的話運用到自己身上:「祂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因為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祂的名字是聖的。」
聖若瑟是個普普通通的人,天主卻依靠他成就了大業。在交織成他一生的每件事情上,天主命他做甚麼,他總是一折不扣,遵命照辦。所以聖經讚許若瑟是個「義人」 。在希伯來語中,義人一詞是指天主的好忠僕,指承行天主聖意的人 ,指尊重博愛隣人的人 。因此,義人即是上愛天主,遵守誡命;下愛隣人,獻身服務,用行動證實其愛的人。
要做義人,並不等於單單循規蹈矩而已。他的從善之心,必須由衷而發,根深蒂固,生機蓬勃。因為「義人必因他的信賴而生活」。 這句話,可以完全名符其實地拍合到聖若瑟身上。後來,聖保祿也經常以此語作為默想的主題。若瑟承行天主的旨意,絕不敷衍塞責,馬虎了事。他總是積極主動,全心全意地去做。對若瑟而言,每個守法猶太人所遵行的法律,不只是一部法典,或一紙冷酷的清規戒律,而是生活天主旨意的生動表現。所以當天主出其不意地召喚他時,他完全明白應當怎樣領悟從命。
聖若瑟的一生雖不複雜卻不容易。在反復嘔心瀝血,苦思冥想之後,他終於瞭解瑪利亞之子,原來因聖神而受孕的。這孩子,雖身為天主聖子,達味的後裔,卻在一個洞穴裏誕生。天使紛紛齊來歡頌祂的誕生,顯貴之士不遠萬里而來向祂朝拜,但猶大王卻要下毒手置之於死地,害他們不得不連夜逃跑。堂堂天主聖子,手無寸鐵,不能自衛,非得遠遁埃及避難不可。
聖瑪竇在福音中敘述這些事件時一再強調若瑟的忠誠:他一絲不苟地執行天主的命令,不管那些命令多麼晦澀曖昧,不管看起來跟天主總體的計劃多麼格格不入。教父們和一些靈修作者經常強調若瑟的信德。金口聖若望在註釋天使命令他逃避黑落德而遠走埃及 一事時說:「一聽到這命令,若瑟既沒有驚慌,也沒有詫異說:多麼奇怪!你自己不久前才說過,祂要拯救祂的子民。現在你卻救不了祂的命,非要我們遠走他鄉去長期流亡,這不是與先前的應許互相矛盾嗎?若瑟沒有這樣想。因為他是一個信賴天主的人。他也沒有追問到何時才可回鄉,儘管天使只是含糊其辭說:住在那裏,直到我再通知你。若瑟沒有異議,從命照辦,堅信不疑,高高興興地承擔起一切磨難。」
若瑟的信德堅不可摧,毫不動搖。他從命如流,字字照辦。要進一步瞭解這教訓,我們應當牢記若瑟的信德是積極主動的。他的柔順馴服絕不是聽任事態演變擺佈的消極被動。因為基督徒的信德與隨波逐流,無所事事或缺乏創見,完全是風牛馬不相關的。
若瑟毫無保留地信賴天主的眷佑,然而他也時時反省事態的發展變化,從而力求對天主的工程,取得一定程度的理解。天主的工程就是智慧。所以他逐漸悟出一個推理,超性計劃往往相左人的計劃。
在他一生的各種境遇中,聖若瑟從未疏於反省思考,從未怠於職守本分。反之,他利用一切人事經驗來為信仰服務。當他從埃及回鄉途中,「一聽說阿爾赫勞繼他父親黑落德作了猶太王,就害怕到那裏去。」換言之,他學會了怎樣在天主計劃的前提下盡人事,做工作。為了證實他做得對,若瑟接到了指示,繞道返回加里肋亞去。
聖若瑟的信德就是這樣的不折不扣,堅信不疑,無所不包。這信德,具體表現於忠於天主聖意及明智的服從之中。他的愛德與信德相輔相成,並駕齊驅。天主已在實現當初對亞巴郎,雅各伯和梅瑟所許的承諾。若瑟的信德,滋養了他對天主的愛,滋養了他對淨配瑪利亞及其聖子的愛。這信德、望德和愛德推動了天主藉一名加里肋亞木匠(以及其他人),在世界上發起的偉大壯舉,即人類的救贖。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7040/ (202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