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從家庭、摯友和朋輩中——更不用說從世界萬民中,發現許多更相稱的人,值得基督的召選,的確,那些更樸實明智的人,那些更有影響力和重要的人,那些更知恩慷慨的人。
順着這思路想下去,我深感慚愧;同時也認識到人的邏輯不可能解釋天主恩寵的領域。天主往往揀選不完善的工具,好讓人看得更清楚是祂在工作。聖保祿想起他的召叫時戰戰兢兢地說:「最後,也顯現了給我這個像流產兒的人。我原是宗徒中最小的一個,不配稱為宗徒,因為我迫害過天主的教會。」 這就是塔爾索的掃祿所寫的。他的人格和業績,使歷史為之肅然起敬。
我在前面講過,我們本身無功可居。我們在天主召選之前,除了可憐,一無可取。我們應該知道:我們心中閃耀的光(信德),我們賴以相愛的愛(愛德),支持我們向上的渴望(望德),無一不是天主白白的恩賜。我們若不培養謙遜之德,遲早會忘記天主召選我們的緣由:就是為了我們個人的成聖。
如果我們常保謙遜,便能明瞭天主召喚的奇妙。基督親手把我們從麥田裏摘下來;撒種人用受傷的手掌,緊揑着一把麥粒;基督的血沐浴着種籽,浸透了種籽;然後,我主把麥粒迎風揚播,使之葬於土中,死而復活,繁榮孳生。
每當聖誕節來臨時,我喜愛望着耶穌聖嬰,百看不厭。這些聖像或聖相呈現出一個謙卑自下的天主,提醒我天主正在召叫我們。全能者要我們學習祂的軟弱,祂需要人的幫助。基督在白冷的馬槽中告訴我,也告訴你,祂需要我們。祂要求我們度圓滿的基督徒生活——自我犧牲,工作和喜樂的生活。
如果我們不認真地努力仿效耶穌,如果我們不像祂那樣的謙遜,便永遠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我重複:你知道天主的偉大隱藏在哪裏嗎?在馬槽裏、在襁褓中、在馬廄內。我們生命中的救贖德能,只有藉着謙遜才能發揮作用。我們必須停止自悲自憐,而是要培養助人忘己的責任感。
有時候,一些意向純正的人也不免為自己製造一些麻煩,或十分嚴重的憂慮,卻完全缺乏客觀的理由。這些問題會發生在缺乏自知的人身上,他們的自負,使他們想當風頭人物,為眾人所愛戴。他們不斷地渴望得到讚賞,好能得到安全感。他們不滿足於只做好事而不為人知。不幸地,許多本來能夠安享心靈平安而快樂無比的人,因為驕傲和妄想作祟,而變得憂愁苦惱,一事無成。基督是良善心謙的 。祂的一生,沒有追求任何特權或優待,與所有人一樣,祂順其自然地在聖母胎中隱藏了九個月之久。雖然,祂知道整個人類需要祂,祂也渴望降臨人間,救贖人靈,但祂卻按部就班地行事。就像每一個嬰孩一樣,祂在適當的時刻誕生了。從聖母受孕的那一刻起,直到祂呱呱墮地,除了聖母、聖若瑟和聖婦依撒伯爾之外,沒有人知道天主將居住在人間這個不可思議的真相!
我主的誕生也極其簡樸。祂來臨時沒有大張旗鼓,也沒有人知曉。在這世界上,只有瑪利亞和若瑟分享這個神聖的奇遇。稍後,牧羊人從天使那裏得到聖嬰誕生的佳音,還有來自東方的賢士。他們就是這偉大的天與地、神與人共融的超然奇事僅有的見證人。
我們的心怎麼竟如此麻木,面對這情景而無動於衷呢?天主為了使人類能接近祂而謙抑自己,讓我們能以愛還愛,讓我們的自由,不但屈服在祂的全能之前,更能屈服在祂奇異的謙遜之下。
天主聖嬰是何等偉大!祂的父親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天主,而祂卻在這裏,在馬槽中,「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 ,世上竟然沒有可以收容整個受造界的主的地方。
過去我常說,現在讓我再一次強調,大聖若瑟的生活是自然的,淳樸的,與他的街坊鄰里毫不脫節,使他在待人接物上絲毫沒有人為的隔閡。
所以,我不喜歡公教工人,公教工程師,公教醫師之類的說法,雖然在某些時期,或某些場合這也許是適宜的稱呼,因為這樣的說法似乎在無形中把人劃分種族,似乎把天主教教友形成一個與人隔離的小集團。它給人的印象是在基督徒與社會其餘部分之間,有着這麼一道鴻溝。在尊重對方意見的同時,我認為這樣說比較合宜:做工人的公教徒或公教徒中的工人,工程師等。因為一個信教的人從事某種職業,無論是智力的、技術的、體力勞動的,他自己認為是同其他人一樣的,事實也確是如此,他與其他人一樣,有着同樣的權利和義務,有同樣上進的志願,有同樣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共同關注。
天主教教友,凡有志於如此生活的,通過自己的日常生活,為信德、望德和愛德作見證。這樣的見證不講究排場,也不計較場合,因地制宜,隨遇而行,既淳樸又自然。他蓬勃的生命力反映教會在世界中的臨在。因為所有天主教教友就是教會。憑他們本身所有的權利,他們就是天主子民的一分子。
有人或許會問:那麼該怎樣去做,才能使別人認識基督呢?我的答覆是:以自然而真誠的態度,在日常生活的處境中,忠於自己的工作和職業,照顧好家庭,與眾人分享高尚的志趣,尊重每個人的自由。
三十多年來,天主在我心裏激起一份強烈的願望,就是要使經歷不同,工作不同,背景不同的大眾都能明白到即使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他們也可以修德成聖,都可以充滿天主。天主召喚我們去聖化日常平凡的工作。因為日常平凡的工作,正是基督徒修務成全之德的場所。
讓我們藉默想聖母瑪利亞的一生,再來領會這個道理。
我們不要忘記,瑪利亞像其他千千萬萬普通婦女一樣,忙忙碌碌地照顧家庭,教育子女,整理家務。她的一生,幾乎天天如此。聖母瑪利亞所聖化的,正是許多人錯認為不足掛齒、毫無價值的瑣碎小事。諸如:日常的事務;細心勤懇地照料親人生活上的細節;走訪親友,跟他們談心,等等。就是這種平凡的生活,但在這平凡之中寓有天主的愛心;是一種多麼有福的平凡啊!
在這裏,可以找到對瑪利亞一生的解釋,對聖母瑪利亞那份母愛的解釋。一種無限圓滿的慈愛,促使聖母忘記自我,一心喜從天主的聖意,竭盡心力地完成天主要她做的一切。這正是我們應當注重細節的道理,其中義蘊充實。瑪利亞是我們的慈母,是我們的典範,我們的道路。我們應當向她學習,因為天主要我們像她一樣,在世上過平凡的生活。
如果我們能這樣做,便能給周圍的人,立下一個簡樸自然的生活榜樣,雖然仍不免帶有人性的限制與缺陷。當人們看到我們過着與他們同一樣的生活時,他們會問:「你們為甚麼這樣快樂呢?你們從哪裏獲得力量,能克服自私自利和好逸惡勞呢?是誰教導你們體諒別人,度美善的生活,並為他人服務而忘我犧牲呢?」這樣,就到了為他們揭開基督化生活秘訣的時刻了。我們與他們談天主,談基督,談聖神,以及談聖母瑪利亞的事理。這時,我們要以笨拙的言辭,去通傳那由聖寵注入我們靈魂深處的天主聖愛。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book-subject/es-cristo-que-pasa/57050/ (202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