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祈禱補贖的生活,加上意識到自己身為天主兒女的覺悟,能把我們轉化成真正有深度的虔誠基督徒。在天主膝下,我們都是小孩。小孩的德性就是虔誠。如果小孩偎依在父親懷抱中尋求安全,他必然是,而且也知道自己是渺小的,可憐的。我經常默想這種神嬰小道的生活。它與剛毅果斷的德性不相矛盾,因為它要求有堅強的意志,有經得起考驗的成熟,有坦誠穩定的素質。
我們應當虔誠,如同小孩那般虔誠。然而,不是蠢蠢鈍鈍,一知半解。只要可能,我們人人都必須認真苦學信仰的道理,必須認真苦學神學。我們的虔誠,應是赤子般的虔誠;我們的信理,則應如神學家般條理分明。
我們在神學知識上,在健全紮實的基督徒信理上,力求有所造詣的願望,首先是由渴望認識和愛慕天主的意志點燃起來的。同時,也是從渴望瞭解天主創造的世界所具有的終極意義的心田中萌芽的。忠心虔誠的人靈,自然不乏這種要求。某些人常愛老調重彈,活像一張破舊唱片,單調乏味,重複信仰與科學,以及人的知識與天主的啟示是勢不兩立的陳腔爛調。這種謬論,只能是,而且顯然是,由於對問題的實質缺乏正確認識而產生的。
既然世界是來自天主,既然天主按自己的肖像與模樣造了人, 並賦予人天主之光的火花,那麼人類理智的任務,理當是追求天主置於萬物本性中的神聖意義,苦心孤詣,在所不辭。然則,依靠信德之光,我們更能徹悟萬物的超性宗向。因為萬物的超性宗向,正是天主把自然界提昇到恩寵界的結果。我們絕不怕人類知識的發展,因為一切理智的努力,只要是嚴肅認真的,皆以真理為指標。而基督曾說:「我是真理」 。
基督徒應有如飢似渴的求知慾。一切事物,從最抽象的知識,到手工操作的技藝,都能夠而且都應當引人歸向天主。人類從事的一切正當活動,無一不能予以聖化,也無一不能成為聖化我們,並與天主合作去聖化我們的共事者的機緣。基督徒的光,不該藏於溝壑,而該置於峰巔,「好使他們看到你們的善行,光耀你們在天之父 。」
這種工作的方式便是祈禱。這種學習同樣也是祈禱。抱着這種精神所做的研究工作也是祈禱。我們時時刻刻都可按照這精神辦事。因為一切事物,都能化成祈禱。一切正當活動,均能引導我們歸向天主,都能日以繼夜地滋養我們與天主間的親密關係。任何正直的工作都能化成祈禱;而一切祈禱都是使徒工作。這樣,人靈便發展形成一種既樸實,又堅強的合一生活。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es-cristo-que-pasa/10/ (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