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基督信徒的鬥爭必須是不休止的,因為內修生活即在於不斷地始步更新。這樣能防止我們自滿自大、自以為十全十美而故步自封。在我們的征途上,碰到困難是無可避免的。若無阻礙,我們就不是血肉之軀的凡人了。我們的私慾偏情,總會拖着我們的後腿。我們必須時刻警惕那些導致自我毀滅的衝動。
在我們的肉體和靈魂中發現有驕傲、情慾、妒嫉、懶惰和企圖控制他人之類的芒刺,是不足為奇的。這是被我們個人經驗所證實的生活現實,是我們起步的出發點,是我們奔向天父之家的競賽中奪標的標準環境。聖保祿說:「我總是這樣跑,不是如同無定向的;我這樣打拳,不是如同打空氣的;我痛擊我身,使它為奴,免得我給別人報捷,自己反而落選。」
基督信徒為了要開始或持續這場鬥爭,不應等待外在的信號或內心的美好感受。內修生活並不建築在感覺之上,而是植根於恩寵、意志和愛。在耶穌榮進耶路撒冷時,所有門徒都能隨從祂。但是,當祂被釘在十字架上飽受凌辱時,他們差不多全都離開祂了。
你若要真誠地愛,就必須堅貞不屈,就必須擲錨於信、望、愛。只有善變浮淺的人才朝秦暮楚,愛無定向,那根本不是愛,那是自私,是自我追求。愛必定是健全的,具有自我奉獻,克己犧牲的能力。在這克己自制與艱難痛苦中,我們卻有着任何事物、任何人都無法剝奪的喜悅和幸福。
在這愛的冒險經歷中,即使跌倒了,甚至嚴重跌傷了,我們也無須心灰氣餒,只要滿懷痛悔定改之心去辦懺悔聖事。基督徒並不是神經質的,專事搜集善功錄的人。我主耶穌基督既為若望的純潔忠貞而歡心,也為伯多祿失足後的痛悔定改而感動。耶穌瞭解我們的軟弱,祂願意扶助我們向祂攀登。祂要我們努力不懈,日有所進。祂親自來尋找提攜我們,一如祂去尋找厄瑪烏兩位門徒,與他們會晤那樣。祂找到了多默,向他顯示自己的聖傷,叫他用手指撫摸祂雙手與肋旁洞開的聖傷。耶穌基督時刻都在等待我們回到祂身邊,因為祂瞭解我們的軟弱。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es-cristo-que-pasa/75/ (2025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