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基督徒的生活,應當在天主仁慈的「保護傘」下成長發展;應當念念不忘天主仁慈的恩澤,檢點行為,循規蹈矩,力求符合天主兒女的身分。那麼,使我們的召叫深深扎根的主要方法是甚麼呢?這些方法,是我們生活的支柱。今天,我想談談其中兩種:內修生活與教理培育,即我們對信理的深刻認識。
先談內修生活。真正瞭解甚麼是內修生活的人,真是鳳毛麟角!人們一聽到談論內修生活,腦海裏馬上聯想到陰森森的寺廟殿堂。足足有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我不斷地重複,內修生活不是那麼一回事。我所說的內修生活,是普通基督徒的內修生活。他們大都生活在喧嚷的鬧市中,生活在光天化日下,在街道上,在工作中,在家庭裏,甚至在娛樂休憩中。只是,他們整天的生活,時刻都以耶穌為中心。這若不是持續的祈禱生活,那又是甚麼呢?你們不是真的要做一個祈禱的靈魂嗎?不是要與天主建立親密的關係,使自己得以聖化嗎?亞歷山大里亞城的聖克萊孟寫道:「人變成天主,因為他愛天主之所愛。」 這就是祈禱的靈魂一貫領悟的基督徒信念。
開始時是比較困難的。非下苦功去尋覓天主不可,要感謝祂慈父般切實的關懷。這並不是甚麼感情用事,而是天主的慈愛在靈魂深處,使你們逐漸察覺出來,心心相印,自有靈犀一點通。事實上,是基督在深情地尋找我們:「看,我立在門口敲門。」 你們的祈禱生活怎樣呢?在白天,你們有要與祂暢談心曲的衝動嗎?那麼,你們有沒有向祂輕輕耳語,請祂稍候片刻,然後誠懇地與祂密談呢?
在專為我主保留的談心時間裏,你們的胸懷擴大了,你們的意志加強了,你們的思想,在恩寵的輔助下,給人間的現實注滿超性的內涵。結果是你們定下明確切實的善志,你們決心要改善自己的行為,要以更大的愛德待人接物,要像優秀運動員那樣,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在這場基督徒仁愛與和平的鬥爭中奮鬥到底。
於是祈禱持續不斷,如同我們的心跳,我們的脈博。若沒有天主的臨在,便無默禱生活。若無默禱生活,我們為基督所做的工作,便毫無價值。因為「若不是上主興工建屋,建築的人是徒然勞苦」。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es-cristo-que-pasa/8/ (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