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玛利亚,奔向耶稣
在这五月时分,环看世界各地,我们会看到”天主的子民” ,以无数新旧纷陈的敬礼形式,向圣母表达同一的孝爱之情,这让我感到万分欣慰。因为,这些充满生气的敬礼,唤醒基督徒的超性意识,愿以”天主的家人”的姿态行事。
当你看到无数基督徒,以万紫千红的不同形式表达他们对童贞玛利亚的热情时,你一定会更亲切地感到自已也是教会的一分子,与主内的兄弟姊妹们更加亲密。大家来到圣母身边,犹如家庭团聚。通常孩子长大后都离家外出,各奔前程。但是每逢佳节,孩子们都要重返家中,侍奉在母亲身旁。即使手足之间有时难免发生感情不够融洽的情况,但是到了这一天,大家都能和睦相处,分享同一亲情。
玛利亚使教会不断成长,使教会日趋团结和巩固。我们敬礼圣母,便自然同时与基督奥体——教会及其成员,更加亲密;与教会可见的元首——教宗,更加团结。因此,我喜欢一再重复这句至理名言:「全体偕同伯多禄,通过玛利亚,奔向耶稣![Omnes cum Petro ad Iesum per Mariam!]」我们一旦认识到自己是教会的一分子,认识到我们都是信仰内的兄弟姊妹,便会更深刻地体会我们也是全人类的兄弟姊妹,因为教会正是基督为世上万民而建立的。
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经验都能印证敬礼圣母的超性神效。我还记得,我在1933年到西班牙松索雷斯(Sonsoles)圣母圣所朝圣的经验。
那次朝圣不是一般的朝圣,没有喧嚷,没有铺张,只有我们一行三人。我尊重并喜爱公开游行式的敬礼。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更喜欢私自出行,或与两三个人同行,前去拜望圣母玛利亚。同样的温情热诚,但更亲密。
那次到松索雷斯朝圣途中,得知这座圣所名称的来源。虽然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节,但足以说明当地人对圣母的孝爱。这座圣殿所敬礼的圣母像,在西班牙基督徒与回教徒交战时曾被隐藏起来。多年后,一群牧羊人偶然发现了这尊圣母像。据传说,当他们看到这座圣母像时,不禁惊叹说:「多美的眼睛啊!像太阳一样!」(西班牙语:Son soles!)
从1933年起,当我多次到圣母圣所朝圣时,总会反思默想无数基督徒对耶稣的母亲所怀的,美好亲切的爱。我认为这温情为一份爱的回应,是孺子对慈母的孝爱和感恩之情。因为玛利亚与天主慈爱最显著的标记——那降生成人,背负了我们的罪过和我们的软弱的天主圣言,有着密切的连系。玛利亚忠诚地履行了她神圣的使命,竭尽心力,不断为世人,其圣子耶稣的手足服务。天主之母确实也是人类的慈母。
这是天主的圣意。为了使后世明白,圣神启示圣若望记载道:”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站着祂的母亲和祂母亲的姊妹,还有克罗帕的妻子玛利亚和玛利亚玛达肋纳。耶稣看见母亲,又看见祂所爱的门徒站在旁边,就对母亲说:’女人,看,你的儿子!’然后,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就从那时起,那门徒便把她接到自己家里。
” 若望,耶稣最钟爱的门徒,便接纳了玛利亚,把她迎接到自己家里,迎接到自己的生命中。灵修作者们把福音的这段话,看作是一个邀请,叫所有基督徒把玛利亚迎接到自己的生命中。玛利亚当然希望我们向她呼吁,充满信心地投奔到她身旁,像对亲生母亲一样地恳求她,祈求她:「请显示妳是我的母亲!」
其实,圣母玛利亚是一位不需我们请求,便已先知道我们的需要而主动帮助我们的慈母。她深知我们需要什么,也愿意尽快协助我们。如果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细看天主藉圣母向我们显示仁慈的情景,我们必会发现千万种理由来确认:圣母玛利亚,就是我们最卓越的母亲。
福音在提到圣母时,总会展示出她是耶稣的母亲,她步步紧随她的圣子,在圣子的救赎使命中与祂同甘苦,共患难,她爱耶稣之所爱;以母爱关怀她周围的人。
让我们回忆一下加纳婚宴的情景,那是一个人声嘈杂的乡村婚宴。参加的人大多来自不同的村落。圣母也是客人之一。但是,她却是惟一察觉到婚宴快要缺酒的人。 基督在世生活的情景,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眼前,十分亲切,十分熟悉。因为天主的伟大,往往是通过平凡的事物表现出来的。一个女人,一个家庭主妇,发觉缺少了某些日用品;或是专注照料某些琐事细节是很自然的事。圣母玛利亚正是这样。你们也要注意记述加纳婚宴一事的是若望。若望是惟一在福音中记载这些慈母关怀照料细节的圣史。圣若望愿意我们牢记:圣母玛利亚在我主公开传教之初就已经出现了。惟独他意识到这事实的重要性。耶稣知道要把祂的母亲交托给谁,祂要把圣母交托给一个疼爱她,懂得了解她,懂得爱她如同亲生母亲一样的门徒。
现在让我们来怀念耶稣升天之后,与期待圣神降临之间的那段时期。由于基督的光荣复活,以及对圣神降临的许诺热切的期盼,门徒们都充满信德。他们聚首一堂。我们看到他们是”同耶稣的母亲玛利亚” 团聚在一起的。门徒们的祈祷,伴随着圣母玛利亚的祈祷,形成一个团结之家的祈祷。
这一次记述此事的是圣路加。他就是为我们详细记述耶稣童年生活的圣史。他似乎有意要我们认识到玛利亚既在圣子降生成人奥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基督奥体——教会的诞生中,圣母玛利亚同样也密切地参与其中。
自教会之初,所有寻求天主圣爱的基督徒,即寻求那份藉耶稣基督揭示的爱的基督徒,都曾与圣母相遇,并体验到她慈母的关怀。至圣童贞玛利亚确实堪称基督徒之母。圣奥思定以清晰的笔触阐述:「她以爱德的合作,使信友在教会内得以诞生,作为以基督为首的身体的各肢体,而她也确是(基督)肢体的母亲。」
难怪对圣母玛利亚最古老的敬礼,是一篇充满信心的祷词:「天主圣母,我们投奔到妳的庇佑之下,当我们在危难中,请勿弃绝我们的祈祷。荣福的童贞女,求妳拯救我们于危难之中。」
我们自然都渴望与圣母亲密来往,因为她也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对待圣母,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因为死亡并没有胜过她。她的灵魂和肉身现在就与天主圣父,她的圣子,以及圣神同在一起。
若我们想了解玛利亚在基督徒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若想体验她的爱抚提携,若想以孺子孝爱之情沐浴在她的慈佑中,我们并不需要钻研什么神学理论。虽然这「天主之母」的神圣奥迹,确是有着丰富的内容,是我们永远不能透彻理解的奥迹。
天主教信仰视玛利亚为天主圣爱的殊恩标记。天主称我们为朋友;祂的恩宠在我们身上行动,把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使我们在某程度上反映出基督的特征,尽管我们仍然是卑微软弱的尘土。我们不仅是天主许诺要拯救的遇难者,而且祂的救恩实际已在我们身上发生效力。我们与天主的关系,不像渴望光明的瞎子那样,在黑暗中愤懑哀怨;而是像孩子一般,对天父的爱深信不疑。
玛利亚向我们倾诉这份温情,这份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她的圣名直达我们心中。我们与自己生母的关系,可以向我们示范,怎样与享有至甘饴圣名的圣母玛利亚相处。我们应以爱父母、爱兄弟姊妺、爱亲人好友的心去爱天主。我们应当以同一颗心,与圣母玛利亚来往;用同一颗心来爱圣母玛利亚。
子女通常是怎样对待自己母亲的呢?当然有千种万种不同的方式。但是总离不了充满热情和信赖之心,绝不会是冷淡无情的;他们会以一些亲密的方式,通过生活习惯和细节表露他们的爱。当孩子疏忽关怀时,例如:离家时的亲吻,回家时的拥抱,一点点的关怀,一些温暖的叮咛等,母亲也会感到受伤的。
我们与天上慈母的来往也该如此。不少基督徒习惯佩戴圣母圣衣;习惯向家中的圣母像,或向公共场所的圣母像行注目礼以示敬意;或是通过念玫瑰经,重温基督生平的重大奥迹,在诵念默想玫瑰经的过程中,犹如恋人耦耦情语,不厌其烦地热心重复同样的祷词;或是每周规定一天——星期六——专诚敬礼圣母,献给圣母一些小克己,特别默想圣母慈母之爱。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敬礼圣母玛利亚的方式,那就无需在此赘述了。基督徒并不是非要在生活中穿插所有敬礼。基督徒超性生命的成长,并不是要忙于操练一大堆各式各样的敬礼。然而,我认为,谁若不实践一些敬礼,谁若不以某种适当的方式,向圣母玛利亚表示孝爱之心,他的信德便不够完整了。
那些认为对圣母的敬礼已是过时的人似乎并未明白这些敬礼所包含的深厚的基督徒义蕴;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些敬礼的渊源,所指的是对天主圣父救赎世界旨意的信德;忘记了对天主圣子降生成人,生于女人的爱;忘记了对天主圣神沛赐恩宠圣化我们的信德。玛利亚是天主恩赐给我们的慈母,我们不仅无权排斥她,而且更该以子女的孝爱与喜悦去靠近她。
现在让我们来好好默想一下这个道理。这对我们理解一些重要问题会大有帮助,就是通过圣母玛利亚靠近天主的道理。这个秘诀,使我们懂得若想接近天主,就必须变成小孩。正如基督对门徒们所说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变成如同小孩子一样,你们决不能进入天国。”
若要变成小孩,我们就必须抛弃骄傲和自满,必须承认自己一无所能,必须承认我们对天父恩宠协助的依赖;必须学习坚持走上正道。若要变成小孩,你就必须像小孩那样舍弃自己,对天主深信不疑;必须像小孩那样诚实坦白地向天主乞讨。
这一切,我们都能从圣母玛利亚那里学到。敬礼圣母不是愚钝,也不是感情用事,它能让喜乐和安慰充满我们的灵魂;尤其是在加深信德,完善信德的苦功上,使我们能超脱自我,寄望于天主。有一篇圣咏这样写道:”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祂使我卧在青绿的草场,又领我走近幽静的水旁,还使我的心灵得到舒畅。祂为了自己名号的原由,领我踏上了正义的坦途。纵使我走过阴森的幽谷,我不怕凶险,因祢与我同在。”
由于玛利亚是我们的母亲,所以对圣母的敬礼,能使我们成为她真正的儿女,使我们的爱无限挚诚,返璞归真,不为私心所困;使我们能乐观愉快,知道任何事物都不能摧毁我们的希望。「路的终点,始于起步。你会发现自己被耶稣的圣爱彻底感化;其实,这正是对圣母玛利亚的信赖之爱。」 这是我在多年前写在《玫瑰经》前言中的一句话。之后,我屡次切身经验到它的真实性。其中义蕴,在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我邀请你们自己去探索体验对圣母玛利亚的孝爱之情;请你们向她畅开心门,把一切喜怒哀乐都交托给她,求她帮助你认识耶稣,跟随耶稣。
你若寻找玛利亚,你便会遇见耶稣。你将能更了解蕴藏在天主心中的情意。这是一位屈尊纡贵,舍权能而取了奴仆形体的天主。 从人的观点看,天主大可不必如此,因为祂的作为,远远超过救赎我们所需的程度。祂爱我们之情,深不可测。这般疯狂的爱情竟使祂取了我们人的肉躯,承担起我们的罪恶。
我们怎么能理解这一切呢?体会到天主这样爱我们,岂不足以使我们也要爱得疯狂吗?我们必须让这些信仰的真理时刻充满自己的灵魂,以期潜移默化,幡然更新。天主爱我们!创造天地万物的全能者爱我们!
天主关怀祂创造的万物,无微不至。祂关怀你和我的一切。祂用我们的名字,召唤我们每一个人。 信德使我们对此深信无疑,使我们能以新观点去察看周围的一切。所以,表面上原封不动的万物,实质上已迥然不同,它们全都成了天主圣爱的体现。因此,我们的生活也随之而转变成不间断的祈祷。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漾溢着无限会心的情趣与平安,都变成贯穿朝夕,无时无刻的感恩之心的表现。玛利亚赞颂道:”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因为祂垂顾了祂婢女的卑微,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
我们应以圣母的这篇祷词为榜样,伴随她的祈祷,效法她的祈祷。像圣母一样,心神欢乐,讴歌天主的伟大奇妙,使全人类和受造万物,都能分享我们的喜乐。
如果我们只考虑个人得失,只关心自己的困难,我们就不可能与圣母玛利亚建立情同骨肉的关系。如果我们只为自私自利操心,也不可能与圣母亲密来往。玛利亚是要把我们领到”众多兄弟中作长子” 的耶稣那里,使我们认识耶稣。一旦认识了耶稣,我们就会明白,我们的生活只能是舍己忘我,为人服务。基督徒不能只为个人操心,他应当胸怀普世教会,为万民灵魂的得救而生活。
由此可知,生活中的一切,即使是所谓个人私事,例如改进个人的灵修生活,实际上并不是个人私事,因为修德成圣与使徒工作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内修生活,修德务善,还应着眼于整个教会的益处。我们若不努力认真实践福音的训诲,就不可能行善立功,就不可能广扬基督的圣名。
一旦接受了这精神的感召,我们的祈祷,表面上似乎仍从个人利益出发,但最终还是会归结于为众人服务。只要我们牵着圣母的手,她便会引导我们,使我们逐步深入地领会全人类都是我们的兄弟,因为我们都是天主的子女。圣母本人,正是天主的爱女、慈母、净配。
我们应当忧近人之忧,一如是自己的忧急。我们心灵深处应当充满基督内的兄弟情谊,促使我们去关心所有的人。玛利亚抚养耶稣成人,伴随耶稣的一生,如今与耶稣同在天上。她会帮助我们认出从我们身旁经过的耶稣——隐藏于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身上的耶稣。
在前往刚才所讲的松索雷斯朝圣的途中,我们经过一片麦田。随风摇曳的麦穗,在阳光煦照下闪闪发光,使我想起福音中的一段。一天,耶稣对祂的门徒们说:”你们不是说:还有四个月才到收获期吗?看,我给你们说:举起你们的眼,细看田地,庄稼已经发白,可以收割了。” 我意识到天主想把这份渴望放在我们心中,犹如祂对自己的门徒所说的那样。于是,我在路边摘了一把麦穗,留作纪念。
我们应当睁大眼睛,环顾四周,体会天主怎样藉周围的人来召唤我们。我们不能把自己关闭在小我的圈子里,拒绝他人,冷待他人。耶稣的生活不是这样的。福音中到处记载祂的仁爱慈悲,记述祂分担众生疾苦,解决众生急需。祂安慰纳因城丧子的寡妇 ,祂为拉匝禄之死而痛哭 ,祂为跟随祂而饥饿的人群难过 ,祂还怜悯一切罪人,怜悯那些终身不见光明,不知真理的人们。”耶稣一下船,看见一大伙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因为他们好像没有牧人的羊,遂开口教训他们许多事。”
只要我们真正成为圣母玛利亚的儿女,我们就会了解主的这种态度,就会畅开胸怀,充满仁爱,对我们兄弟们所受的艰难、困苦、误解、孤独、忧闷和痛苦都会感同身受。于是,我们便会迫不及待地要去帮助他们,向他们宣讲天主的事,使他们也能认天主为父,使他们也能体验圣母玛利亚给他们带来的慈母般的温情。
让世界充满光明,作世界的盐和光 。这就是主对祂的门徒的使命所作的描述。也就是说,要把天主圣爱的喜讯,传遍大地四极。所有基督徒都应当以各种方式,为实行这一使命而贡献一生。
我还要加上一点,那就是,我们不该孤军作战,要动员大众,齐心协力,一起来做好这项把喜乐与平安带给人心的神圣工作。正如圣大额我略所说:「无论你的进展如何,你应当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以期在追求天主的道路上结伴同行。」
请你们牢记,主曾用一个比喻提醒我们:撒播莠子的家伙是”在人睡觉的时候” 来的。我们很易于陷入自私和浅薄的昏昧中,为许多转瞬即逝的空虚沉浮而烦恼,但对世界与人生的真谛却反而避不正视。这样的懵懂恍惚是件坏事。它窒息人性的尊严,置人于悲观愁闷的奴役之下。
有一件事应会让我们感到特别遗憾的,就是有些基督徒本来能作出更多贡献,却缩手裹足,躲在后面;他们原可以充分实践天主儿女召叫的要求,却因缺乏慷慨牺牲的气魄而没有发挥作用。我们也该负部分责任,因为我们蒙受信德的恩宠是为叫我们与他人分享,而不是要据为私有,把它隐藏起来的。 我们不可忘记,他们今生与来世的幸福,正处于危急关头。基督徒可生活得像奇迹般美好——只要我们承担起我们圣召的职责,我们便马上会体验到满足和平安。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辨认天主的恩赐 ,并且无条件地慷慨地作出回应。
因此,我们应当唤醒沉睡于梦魇中的人,提醒他们人生不是儿戏;生命是神圣的宝藏,是应该开花结果的。我们必须指点具有才干和志愿的人,教他们在生活中实践正道。基督催促着我们。我们要做使徒中的使徒,不仅要引导他人回归天主;也要使他们也去鼓励别人,让所有人都能认识耶稣基督。
有人或许会问:那么该怎样去做,才能使别人认识基督呢?我的答复是:以自然而真诚的态度,在日常生活的处境中,忠于自己的工作和职业,照顾好家庭,与众人分享高尚的志趣,尊重每个人的自由。
三十多年来,天主在我心里激起一份强烈的愿望,就是要使经历不同,工作不同,背景不同的大众都能明白到即使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他们也可以修德成圣,都可以充满天主。天主召唤我们去圣化日常平凡的工作。因为日常平凡的工作,正是基督徒修务成全之德的场所。
让我们藉默想圣母玛利亚的一生,再来领会这个道理。
我们不要忘记,玛利亚像其他千千万万普通妇女一样,忙忙碌碌地照顾家庭,教育子女,整理家务。她的一生,几乎天天如此。圣母玛利亚所圣化的,正是许多人错认为不足挂齿、毫无价值的琐碎小事。诸如:日常的事务;细心勤恳地照料亲人生活上的细节;走访亲友,跟他们谈心,等等。就是这种平凡的生活,但在这平凡之中寓有天主的爱心;是一种多么有福的平凡啊!
在这里,可以找到对玛利亚一生的解释,对圣母玛利亚那份母爱的解释。一种无限圆满的慈爱,促使圣母忘记自我,一心喜从天主的圣意,竭尽心力地完成天主要她做的一切。这正是我们应当注重细节的道理,其中义蕴充实。玛利亚是我们的慈母,是我们的典范,我们的道路。我们应当向她学习,因为天主要我们像她一样,在世上过平凡的生活。
如果我们能这样做,便能给周围的人,立下一个简朴自然的生活榜样,虽然仍不免带有人性的限制与缺陷。当人们看到我们过着与他们同一样的生活时,他们会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快乐呢?你们从哪里获得力量,能克服自私自利和好逸恶劳呢?是谁教导你们体谅别人,度美善的生活,并为他人服务而忘我牺牲呢?」这样,就到了为他们揭开基督化生活秘诀的时刻了。我们与他们谈天主,谈基督,谈圣神,以及谈圣母玛利亚的事理。这时,我们要以笨拙的言辞,去通传那由圣宠注入我们灵魂深处的天主圣爱。
圣若望在福音中记载了一句圣母的至理名言。在加纳婚宴中,她转身向仆役说:”祂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 这就是引导人灵到耶稣面前的秘诀,我们要问祂:主,我当作什么呢?
我们谈论的基督徒使徒工作,是指普通的基督徒,有男有女,他们生活于处境相似的同侪中间,通过个人接触来往;以自然、高尚、忠实的友谊,以真挚诚恳的态度;以交织于生活的信德,以充满爱德的言语,以神圣真理的力量,去唤醒他们所接触的人对天主的饥渴,去帮助他们发现新的人生里程碑。这样做,不愧为传授教理的一种真正伟大的实践。
要勇敢!信赖圣母玛利亚,「诸宗徒之后」(Regina Apostolorum)的助佑。圣母以慈母的身分,帮助她每一个子女正视自己的责任。玛利亚对凡懂得靠近她,瞻仰她生活的人,无不给予无限的助佑,亲自领他们到十字架下,把他们置于作为榜样的天主圣子之前。这面对面的接触,使我们下定决心要像基督一样地生活。在十字架下,玛利亚为我们转求圣子,使我们的生活言行,幡然更新归正;使你和我成为天主圣父首生者的小兄弟。
无数的皈依,无数献身服务天主的决定,都是通过玛利亚,并藉着与玛利亚相遇而实现的。圣母激励我们去寻找天主,引导我们去追求更新,追求新的生活。圣母的那句话:”祂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便在我们身上,成为真心诚意的自我献身,成为启发引导我们生活的基督徒圣召。
在这与主谈心的时间里,我们默想了对天主之母,我等之母的敬礼与孝爱之情,为我们的信德,提供了真正的活力。现在,五月刚开始。天主愿意我们善加利用,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天主要我们通过与祂母亲的来往,培养我们对祂的爱。让我们尝试每天藉着一些小事,藉着专注于她,从而表示我们对她的爱,表现出我们是她的孩子,把自己的修德成圣,把自己的使徒工作,转化为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努力不断地作出贡献,把基督的救恩带给世界。
圣玛利亚,我等希望,上主之婢女,上智之座,为我等祈!(Sancta Maria, spes nostra, ancilla Domini, sedes Sapientiae, ora pro nobis!)
Document printed from https://escriva.org/zh-hans/es-cristo-que-pasa/tong-guo-ma-li-ya-ben-xiang-ye-su/ (2025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