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起初,耶穌的門徒對那生來瞎眼的人所持態度,使我們不勝驚愕。他們的態度,與這句不幸的俗語不謀而合:「估計從惡,不會誤事」。之後,他們對師傅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明白了身為基督徒的意義,他們的思想便逐漸趨於諒解。
聖多瑪斯阿奎納寫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是其他人所不及的。正如[保祿]宗徒所言︰「不論做甚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本着這份精神,人人都應當互相尊重。」 謙遜這個德行教導我們尊重他人——尊重他們的名譽,他們的信用,他們的私人秘密——並不是外表的習俗,而是愛德與正義的首要標誌。
基督徒的愛德,不能局限於賑貧濟困。基督徒的愛德,首先要力求尊重並瞭解人之所以為人,尊重並瞭解每個人身為人與身為天主兒女的固有尊嚴。因此,凡是詆毀他人名聲榮譽的人,表現出他們對基督徒信仰的某些真理實際上是一無所知,而且,不論怎樣,是缺少了真正對天主的愛。「我們愛天主與愛鄰人的愛德是同一的德行。因為天主是我們愛鄰人的原因,我們以愛德愛鄰人時,便是愛天主。」
我希望我們能從這席與主交談的對話中,得出一些結果。讓我們特別下定決心:絕不判斷別人,絕不懷疑別人的善意,把邪惡淹沒於滔滔的善良之中,在我們的周圍播種忠實的友誼、正義與和平。
讓我們下定決心,在我們的善行被誤解時,在我們藉主的助佑力求完成的好事被他人曲解時,在我們的動機被幸災樂禍的人歪曲時,在我們的工作被指控為陰謀詭計時,我們也絕不要悲觀氣餒。
讓我們總是寬恕,常帶笑容。讓我們在良心指示要發言時,清清楚楚地說,絕不意氣用事。在個人人身受到攻擊時,不管攻擊有多麼殘酷野蠻恥辱,讓我們把一切交付於天主聖父之手,堅持那份神聖的緘默——「耶穌卻不出聲」 。讓我們惟獨關心修德務善,力行好事。天主自會使我們的善舉「在人前照耀」 。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es-cristo-que-pasa/72/ (202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