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呀,你要緊記你是塵土,有天你終要歸於土。Memento homo, quia pulvis es, et in pulverem reverteris.」(授聖灰經文,參閱創3:19)慈母教會在四旬期開始的時候如此警誡我們,好叫我們勿忘自己的渺小,有一天我們充滿生命的軀體會像鄉間小路上被我們揚起的塵土,轉瞬即煙消雲散。「又如為日光所驅散,被熱力所蒸化的煙霧。」(智2:4)
主向人宣講要不眷戀,而祂也期待每個基督徒都可以做到這點。不眷戀必須有其外在的表達,「耶穌所行所教……。Coepit facere et docere.」(宗1:1),所以耶穌常以行動宣講,我們見祂在馬槽出生,生於極微賤的貧窮,首次睡覺的地方竟是馬槽的乾草上。後來外出傳教,祂多次警告要跟隨祂的人:「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路9:58)你也勿忘經上記載某安息日,門徒們餓了,遂在路過麥田時掐食麥穗的事(參閱谷2:23)。
讓我以親手所觸摸、親眼看見的向你保證,如你深信主的計劃,如你將自己完全放在祂全能的手中,你不會缺少服務主、聖教會及人靈的渠道,與此同時,你也勿須忽略你的職責。這樣,你便可享有這世界不能給你的mundus dare non potest平安及喜樂,而這喜樂及平安就算是擁有世上所有的財物也得不到(參閱若14:27)。
我並非鼓勵你放棄滿全自己的職責,或放棄爭取自己的權利,因在正常情形下,這樣做就好比是在天主叫我們在成聖的戰場上臨陣退縮,反之,你應以肯定的良知,通過工作,竭力保證自己及家人能過一個符合基督徒尊嚴的生活,有時日子過得緊,也不要沮喪或加以反抗,我堅持你儘量以直正的方法克服這境況,因用其他方法便會是試探天主的計劃,當你奮鬥時,勿忘所有的一切omnia in bonum,就算是匱乏或貧窮,為那些愛天主的人而言,都是美善的(參閱羅8:28)。從現在開始要養成歡欣地面對短缺、不適,冷暖,缺乏必需的物品、想休息時不得休息、飢餓、孤獨、乏人欣賞、沒人感激、遭到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