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遜

讓​我們​反省​今天​(聖​週​二)​的​彌撒​經文,​因它​會​幫​我們​分辨​甚麼​是​「真正​的​肖似​天主」​ 註​一 ,​甚麼​是​「假裝​地肖​似​天主」​ 註​二 。​我們​也​會談​謙遜,​因​這​美​德​使​我們​同時​了​解​自己​的​卑微​及​長處。

​我們​的​卑劣實​在​太明​顯​了,​我​不​是​指天生​的​限制,​或​一般​人​夢想​的​野心,​但​卻​因​時間​所限​而​從​未​能​實現​的​那些。​我​想講​的​是​我們​所作​的​錯事、​我們​跌倒、​可​避免​但​卻​沒有​避免​的​錯誤。​我們​不斷​感到​自己​有限,​有時​所有​的​過犯​都​到​了​眼前,​好像​叫​我們​更​看得​清楚​自己,​更明白​自己​不值​甚麼。​面對​那些​時刻,​我們​可以​做什麼?

​「在​主內​盼望。​Expecta Dominum.」​(詠​26:​14​)教會​叫​我們​活得要​有​盼望、​要​充滿​信德​及​愛德,​「要​有​好​心腸。​Viriliter age.」​(詠​26:​14)​如果​我們​把​希望​放​在​天​主內,​就算​我們​由​泥土所​做,​又​有​什麼​關係?​幾​時​我們​跌倒、​遭受​挫折、​(不​是​必然​會​發生​)你​要​做​的​就是:​想法子​補救,​像​在​一般​情形​下為​自己​的​健康​治療​所​做​的​一樣。​然​後,​從頭​再​來​過​!

你​有否​注意人​如何​看顧​自家​珍貴​的​飾物​或​裝飾品?​例如​花瓶,​他們​會​好好​照​顧它,​直到​有​天​家​裡​的​小​孩子​不​小心​把​它​碰翻,​打碎​了。​一​家​人​都​會​惋惜​這​有​紀念性​的​物品,​他們​馬​上​把​碎片​拾​起來,​小心​地用​膠粘好,​很快,​瓶子​就​修補​好​了。

​但​如果​打破​的​是​普通​的​瓦器,​他們​便​會​用​小鐵釘、​鐵片​把​碎片​箍好,​修補​後​的​瓦器​看​上​去​有​些​古樸​的​味道。

​我們​可以用​這​例​子去​比​喻​我們​的​內​在​生活:​當我們​面對​軟弱、​罪過、​犯錯,​但​因​天主​的​恩寵,​這些​便​變得​不​重要,​讓​我們​轉​向​天​父祈​禱​說:​「主啊,​我​又​頑劣、​又​軟弱,​就​像​碎​了​的​陶器,​請​你​把​我​箍好。​主啊,​因你​的​寬恕​及​我​的​憂苦,​使​我​變得​更​強壯​更​美麗!」​ ​這​是​多麼令​人​欣慰​的​祈禱,​每​次​我們​這​卑劣​的​陶器​碎裂​了,​都​讓​我們​這樣​祈禱吧!

且​莫驚訝​自己​是​如何​脆弱,​也​不​必​因​自己​無故​或​藉​小事由​而​不​繼續​行善​而​震驚,​信靠​上主,​他​隨時​會​扶助​我們,​「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我​還​畏​懼何​人?」​(詠​26:​1)​如果​我們​以​這​方式​接近​天​上​的​大父,​我們​沒有​理由​需要害怕​任何​人​或​任何​事。

翻​看​聖經,​我們​會​看到,​如要​聆​聽​天主​的​話,​我們​絕對​需要​謙遜。​「智慧​只​與​謙遜​人​相處。​」​(箴​11:​2)謙遜​即​誠實、​不找​藉口​地​看​清楚​自己​的​模樣,​當知道​自己​不值​甚麼,​我們​便​可​開放​給主​的​偉大;那​也​就是​我們​偉大​之處。

​聖母,​耶穌​的​母親​對​這​點​再​明白​不過,​她​是​受​造物​中​最​受​舉揚​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聖母​瑪利亞​光榮​了​上主​的​大能​;​「他​從​高位​上​推下​權貴,​卻​提拔​了​弱​小​卑微。​」​(路1:​52​)​她​頌​讚​天主​的​計劃​能​在​她​內滿​全:​「因為​他​垂顧​了​他​卑微​的​使女,​今後​萬代​的​人​都​要​稱​我​有​福。​」​(路1:​48)

​當​看​到​天主​的​謙遜,​瑪利亞​純潔​的​內心​深處​便​轉化​為​聖德:​「聖神要​臨於​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蔭你,​因此,​那要​誕生​的​聖者,​將​稱​為​天主​的​兒子。​」​(路1:​35​)童​貞​聖母​的​謙遜,​是​深不可測​的​聖寵​的​後果,​當聖三​的​第二​位​在​祂無玷​母親​的​胎降生​那刻,​這​聖​寵便​開始​運作。

當聖​保祿​反思​這​奧蹟,​他​禁​不住​發出​歡樂​的​讚頌,​今天​也​讓​我們​逐字品​嚐​他​的​讚頌:​「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他​雖​具​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了​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5│8)

​主耶穌​基督​在​教導​我們​時,​常​把​自己​謙遜​的​榜樣​放​在​我們​面前:​「跟​我​學吧,​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瑪​11:​29)所​以​除了​誠實地​承認​自己​一​無​所有,​再​也​沒有​其他​方法​可​令​我們​充滿​恩寵。​奧斯定​這樣​說:​「耶穌​饑餓,​為了​成為​我們​的​食糧​;​耶穌​乾渴,​為了​成為​我們​的​飲品。​耶穌穿​上​死亡,​為​給​我們​永生。​他​成為​貧者,​為​使​我們​富足。​」​ 註​三

伯多​祿​宗徒​也​這樣​教導:​「天主拒​絕​驕​傲​人,​卻​賞​賜恩寵於​謙遜​人。​」​(伯​前5:​5)​無論何​時​何地,​除非​我們​謙遜,​否則​不能​肖似​天主。​那天主​是否​偏​要​我們​屈辱而​後​快?​當然​不,​那​創造、​保存、​看顧萬有​的​天主,​就算要​我們​屈服於​祂又​有​何好處?​天主​只​願​我們​謙​遜​空虛,​好​讓​祂​能​充滿​我們。​祂不​欲​我們​放​那麼​多​障​礙物​在​心中,​因​這樣​便​再容​不​下祂​的​恩寵。​其實,​那使​我們​謙遜​的​天主,​就是​「能​改變​我們​卑賤​的​身體,​相似​他​光榮​的​身體」​的​天主(​斐3:​21)。​主使​我們​屬​於​祂,​使​我們​「真正​的​肖似​祂」。

有​甚麼會​阻礙​謙遜,​這​「真正肖​似​天​主」​的​品質?​答案​是​驕傲,​驕傲​是​引致​「假裝肖​似​天​主」​的​大罪,​驕傲​鼓勵​人,​就算​在​小事​上,​跟​從​撒殫​對​原祖​父母​所​作​的​誘惑:​「你們​的​眼就​會​開​了,​將​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創3:​5)​在​聖經​其他​地方​亦​說:​「驕傲​的​開端,​始於​人背離​上主。​」​(德​10:​14)​的​確,​驕傲​這​罪惡,​一旦​紮根,​會​侵​蝕人​的​生活​態度,​就​像聖​若望​所言:​成​了​「人生​的​驕奢。​superbia vitae.」​(若​一2:​16​)

​驕傲?​有​什麼值得​驕傲?​聖​經用​了​可悲​及​可笑​的​字眼​去​作​驕傲​的​貶義:​塵埃​灰土​的​人,​有​什麼​可​驕傲?​他​雖然​還​活著,​他​的​五臟​卻​已​逐漸​腐爛,​長久​的​疾病,​令​醫生​生厭。​今日​是​君王,​明日​即​死去​(​參閱德​10:​9,​11​│1​2)。

驕傲​一旦​逮住​人靈,​一​連串​的​罪惡​也​隨之​而來:​貪婪、​自​我​放縱、​嫉妒、​不義。​即使​徒然,​驕傲​的​人​也​要​貶低​對​所有​受​造物​皆具​慈悲​心腸​的​天主,​因​這樣​一來,​他​便​可以​為​所​欲為。

​讓​我們​祈求​天主:​勿讓​我們​陷​此​誘惑。​驕傲​是​最差、​也​是​最​可​笑​的​罪。​以它​多樣​迷惑人​的​技倆,​一旦​在​人心紮​了​根,​那​可​憐​的​受害​者​便會​披​上​虛偽​的​外表。​充滿​了​空虛、​自負,​猶如​寓言​中​的​蛤蟆,​為了​炫耀​拼命​鼓氣,​結果​鼓得肺​也​炸​了。​站​在​人性​立場,​驕傲​也​是​惹人​生厭​的​;一​個​常常​自​我​抬舉、​凡事​自​我​中心​及​看不​起別人​的​人,​只會​落得​被​人​恥笑​他​愚昧​虛榮​的​下場。

每​聽到​人談​及​驕傲​這​話題,​我們​會​聯想到​專制、​欲控制人​的​行為​;​我們​也​會​聯想​到​一群​喧嘩​的​群眾,​他們​對​路過​的​勝利​者​喝釆,​而​那​勝利​者,​一​如​羅馬​的​君王​微微​地​俯首,​好讓​他​那​榮耀​的​額頭​不​致擦碰到​凱旋​拱門​的​白色​大理石。

​讓​我們​講得​實際些,​以上​所​講​的​驕傲​可能​只是​幻想力​過份​的​人才​有​;但​事實​上,​還​有​其他​較​隱約、​較​常見​的​驕傲:​例如​認為​自己​比別​人​優秀,​說話、​思想、​動作​都​充滿​虛榮,​又​或​根本​無意冒​犯​別人​的​言行,​但​卻​動​輒​得咎。

​所有​這些​都​是​常見​的​誘惑,​驕傲​使​人​自視​為​眾星​環繞​的​太陽​及​一切​的​中心,​為了​滿足​這​不​健康​的​慾望,​驕傲​的​人甚至​以​痛楚、​憂愁​或生病去​吸​引​別​人,​使​人​關​注​他。

​許多​人​內​在​生活​的​矛盾皆​是​想像​的​後果:​「別人​說​了​什麼?​別​人想​了​什麼?​他們​是否​欣賞​我​……?」​這些​可憐​的​人,​杯弓​蛇影,​因​可憐​的​愚昧​受苦,​這些​人心情​不佳,​自然​每​事​都​叫​他​苦惱,​而​他​也​叫人​不快。​但​所有​一切​皆​因​他​不肯​謙遜,​不懂得​忘掉​自我,​好去​慷慨地​因​愛主而​服務​他​人。

雅​各​伯​及​若望​通過​他們​的​母親,​要求​坐​在​耶穌​的​左右邊,​其他​門徒​為​此​而​生氣。​主怎樣​對​他們​說?​「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僕役,​因為​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谷​10:​43​│45)

​有​次​他們​去​葛法翁,​耶穌​一如​以​往走​在​門徒面​前,​「到​家​裡,​耶穌問​他們​說:​『你們​在​路​上​爭論​什麼?​』​他們​都​默​不​作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耶穌​坐下,​叫過​那​十二​人來,​給​他們​說:​『誰​若​想​做​第一​個,​他​就​得​做眾​人​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遂​領過​一​個​小孩子來,​放​在​門徒​中間,​抱起​他​來,​給​他們​說:​『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誰​若​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谷9:​32​│36)

​耶穌​這樣​行事​還​不能​使​我們​愛祂嗎?​祂​教門徒​道理,​為​使​他們​明白,​更給​了​他們​一​個​活生生​的​榜樣,​祂叫​了​其中​一​個​滿​屋跑​的​小孩,​慈愛地擁​他​入懷,​主​的​沉默​遠勝千言萬​語!​祂愛​那​些​像​小​孩子般​的​人,​祂獎賞​他們​的​單純、​謙遜,​讓​他們​有​擁抱祂​及​天父​的​喜樂​!

當祂​受​苦難​的​時刻​到​了,​祂用​非常​深刻​的​方法​告訴​我們​祂會​是​位​怎樣​的​君王​;祂​騎​上​驢子,​榮進​耶路​撒冷,​這​應​驗聖經上​說默西亞會​是​位​謙遜​的​君王:​「你們​應​向​熙雍​女子​說:​『看,​你​的​君王​來​到​你​這​裡,​溫和​的​騎在​一匹​驢​上,​一匹​母驢​的​小驢​駒上。​』」​(瑪​21:​5;​匝9:​9)

​最後​晚餐​時,​耶穌​預備​好​向​門徒​道別,​但​他們​像​多​次​一樣,​又​捲入​了​他們​中誰​最​大​的​爭論。​耶穌於​是​「從​席間​起來,​脫下​外衣,​拿起​一​條​手​巾束​在​腰間,​然​後​把​水倒​在​盆裡,​開始​洗門徒​的​腳,​用​束著​的​手巾​擦乾。​」​(若​13:​4│​5)

​這樣​祂​再​次​以​榜樣​教導,​在​因​驕傲​及​虛榮​而​爭執​的​門徒​中間,​耶穌​俯身、​開心​地​做​了​僕人​的​工作。​然​後​祂​返​回​餐桌,​向​他們​解釋:​「你們​明​白​我​給​你們​所​做​的​嗎?​你​們​稱​我​『師​傅』、​『主子』,​說得​正​對​;​我​原來​是。​若​我​為​主子,​為​師傅​的,​給​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若​13:​12​│14)​耶穌​這樣​有​技巧,​真叫​我​感動​不已,​祂​並​沒有​說:​「如果​連​我​都​這樣​做,​你​不​是​更應​如​此​做嗎?」​祂放​自己​在​門徒同​等​的​地位,​滿懷​愛心地​指責​那些​不夠​慷慨​的​人。

​祂怎樣​對​待門徒,​也​會​怎樣​對​待​我們,​主會​在​我們​耳畔​細語:​「我​給​你們​樹立​了​謙遜​的​榜樣,​我成​了​奴僕,​為​叫你​可以​學習​以​溫柔、​謙遜​的​心去​服事​他​人。​exemplum dedi vobis.」​(若​13:​15​)

「你​越​偉​大,​越當謙​下;​這樣​你​才​能​在​上​主面​前,​獲得​恩寵。​」​(德3:​20)如​我們​謙遜,​主永​不放棄​我們,​祂挫​敗​傲​慢人​的​銳氣,​但​卻​救助​謙遜​的​人,​因為​他​壓伏​驕傲​的​人,​拯救​低首​下心​的​人,​他​必解​救​無罪​的​人;​你​若​手​中​清廉,​你​必​獲​救。​(​參閱​約​22:​29​│30)​謙遜​的​人一​呼求​祂,​無限​仁慈​上主​的​救助​決不會​遲延,​而​祂所​做​的​就恰​如祂​之​所​是​——​全能​的​天主。​雖然​求​救​的​靈魂會​發覺​四​週​滿佈​危險​及​都​是​阻止​他​得救​的​敵人,​一邊​又​飽​受​騷擾,​但​它​必​不​失落。​昔日​如​此,​將​來​亦然。

當我​讀到​今天​的​聖經,​我​可​想​像​達​尼爾​被​餓獅​圍困,​我​不​是​悲觀​認為​「今不​如昔」,​因​每​個​時代​都​有​它​優劣​的​地方,​但​當​今​世代真有​餓獅​四​處跑,​伺機​吞​噬​人,​「如​同​咆哮​的​獅子​巡遊,​尋找​可​吞食​的​人。​Tamquam leo rugiens, circuit quaerens quem devore​t.」​(伯​前5:​8)

​如何​逃避​這些​猛獸?​或​者​我們​的​遭遇​和​達​尼爾​的​不同,​我​不​是​凡事求​諸奇蹟​那​種​人,​但​當天​主行​奇蹟,​我​只​仰​羨祂​的​大能。​我知​道​天​主可以輕​而​易舉​地放​一些​食物​在​達尼爾面前,​使​他​不再​飢渴,​但​天​主​卻​叫另​一​位​先知哈​巴谷,​從猶​大帶給​他​食物,​天主不​介意​為​達尼爾行​奇蹟,​因達​尼爾​之​被囚,​完全​不​是​他​的​錯,​反之,​是​出於​被​魔鬼​收買​的​不義,​因​達​尼爾​是​上主​的​僕人,​他​致力​摧​毀​偶像​的​崇拜。

​我們​也​被​召去​摧毀​各​種​偶像,​不​是​要​做什麼​奇特​的​事,​而​是​憑基督徒​平凡、​自然​的​生活,​在​我們​的​周遭​播​種​平安​與​喜樂。​這樣​我們​便​可​摧​毀​誤會、​不​公義、​無知、​自以​為​是、​傲慢地背​棄​天主​的​偶像。

​不要​害怕;​不要​怕受​傷害,​雖然​你​的​工作​環境​很差,​甚至​比達​尼爾​在​獅子​圈飽​受​猛獸​圍困​更差,​天主​的​手永​遠強而​有力,​必要​時,​祂會​行​奇蹟。​信賴​吧!​對​基督​的​教導​要​懷​有​愛、​責任感​及​喜樂。​堅信​我們​的​世代​並​不​比​其他​的​世代差,​而​主是​恆久​不變​的。

​我​認識​一​位​老神父,​他​常​微笑​著​說:​「至於​我,​我​時​常​保持​平靜​及​平安。​」​我們​真應​如​此​;​融入​世界,​雖然​周圍盡​是​餓獅,​但​不要​失​了​我們​的​平靜​及​平安。​常懷信、​望、​愛,​且​不要​忘​了,​在​必要​時主會​行奇蹟。

容​我​提醒​大家​;如​你​誠懇,​以​真​我​示​人,​如你​謙遜、​不自​高自大、​學習​「真正肖​似​天​主」,​那你​我​無論​在​任何​環境​都​會​安全。​我們​會​每​戰​必勝,​足以​稱​為​勝利​者,​而​我們​的​勝利​是​天​主愛​的​勝利​;它​帶給​靈魂​平安、​諒解​及​快樂。

​謙遜​催迫​我們​做​大事​;​但​卻​使​我們​緊記​自己​的​不足,​隨著​日子​過去,​更令​我們​了​解​自己​的​無助。​聖盎​博羅削​曾​說:​「應毫​不​猶疑​地​承認​你​是​僕​人,​有​責任​完成​許多​工作,​但​不要​趾​高氣揚,​因你​是​天主​的​子女。​讓​我們​承認​自己​得到​恩寵,​但​不要​忘​了​我們​的​本性,​就算​工作​做得​更​出色,​也​不要​沖昏​了​頭腦,​因你​只​做​了​應​做​的​一份,​太陽、​月亮​都​按軌跡​運行,​天使​也​自​有​份內​的​工作。​被​選​作​外邦​人​工具​的​聖保祿​也​曾​說:​『我​不​配稱​為​宗徒,​因為​我迫害​過​天主​的​教會。​』(格​前​15:​9)​所以​不要​追求​自​我​讚美。​」​ 註​四​ ​總​而​言之,​我們​的​功德,​真是​可​憐得微​不​足道。

「求​你​救​我​脫離欺詐​和​邪惡​的​人。​」​(​參閱​詠​42:​1)​今日​彌撒​的​經文​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肖似​天​主」。​它​讓​我們​看到​自己​質料​的​卑下,​又​讓​我們​看到​自己​邪惡​的​傾向。​然​後​它​懇求​天主:​「求​你​發出​你​的​光明​和​你​的​真道,​引導​我,​帶​我​到​你​的​聖山​和​居所。​emitte lucem tuam.」​(詠​42:​3)​不​怕​告訴你,​用​這些​經文​祈禱​真令​我​深受​感動。

​要​怎樣​做​才​可以​「真正​地肖​似​天主」​?​聖​經​中​的​耶穌​「不願​周遊於​猶大,​因為​猶太​人​要​圖謀​殺害​他。​」​(​若7:​1)​耶​穌本​可以​只憑​一念​或用​人為​的​方法​除​去祂​的​敵人,​但​祂身​為​天主,​原可以​在​一念​之間​改變​情勢,​卻​沒有​如​此​做。​祂給​了​我們​一​個​寶貴​的​教訓:​祂沒有​去猶大:​「你​離開​這​裡,​往猶大去​吧;​好​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若7:​3)​你​看到​了​嗎?​他們​想祂​做些​奇特​的​事,​這​便​是​「真正肖​似​天主」​和​「假裝肖​似​天​主」​的​分別​了。

如何​「真正​的​肖似​天主」​?​今天​的​奉獻詠​這樣​說:​「凡​認識​你​名號​的​人,​必仰望你,​上主,​尋覓你​的​人,​你必​不​摒棄。​」​(​詠9:​11​)​我們​身為​修補​過​的​陶器,​就​該​喜悅:​「上​主常​懷念​悲苦​的​人民。​」​(​詠9:​13​)祂​不會​忘記謙​遜人​的​祈禱。

​完全​不要​相信​那些​認為​謙遜會​令​人​降格、​或使​人​陷於​沮喪​的​人。​單​是​知道​自己​是​被​箍好​的​陶器,​就​應​是​不斷​喜樂​的​泉源,​因為​在​天主​的​眼裡,​我們​承認​自己​的​渺小:​一​個​孩童,​一​個​兒子。​如​有​人​認清​自己​是​個​可​憐​軟弱​的​傢伙,​同時​也​認清​自己​是​天主​的​兒子,​有​什麼​可​超過​他​的​快樂​呢?​所以,​有​什麼值得​人​沮喪?​不過​是​為了​人生​未​必事事​如願,​又​或​有​些​東西防​礙​我們​滿足​自己​的​野心。

​如果​一​個​人能​和​天​主有​聯繫​地​生活,​這些​事​就​不會​發生,​「若​是​天主偕​同​我們,​誰能​反對​我們​呢?」​(羅8:​31​)​讓​我​重複;​那些​堅決​不認​自己​是​天​主子​女​的​人,​讓​他們​鬱鬱寡​歡去​吧!

最後,​讓​今日​禮儀​中​的​兩​項​祈求​如箭​矢般​發​至​我們​的​內心​及​唇舌:​「全能​的​天主,​求​使​我們​不斷​慶祝​的​神聖​奧蹟,​替​我們​贏​取​天國​的​禮品。​」​ 註​五 ​「主啊,​讓​我們​時​常​照你​的​心意​事​奉你。​」​ 註​六 ​服務,​孩子,​服務​吧,​這​是​我們​的​職責;​「成為​大眾​的​僕人,​使​這​世代​的​信友,​在​美德、​人數​上​都​有​所​增長。​」​ 註​七

​讓​我們​注視​瑪利亞,​沒有​受​造物​比​她​更​謙遜、​更服​從​天主​的​計劃​了。​主之​婢女​的​謙遜正​是​我們​稱​她​為​「吾樂​之​緣」​的​原因。​厄娃想​和​天主​等​同,​結果​犯​了​罪,​羞愧得​不敢見​天主,​她​多​愁​苦啊!​瑪利亞​卻​因​承認​自己​是​「主之​婢女,​ancilla Domini.」​(路1:​38)​而​成​了​聖言​的​母親,​因而​充滿​了​喜樂。​願​她​是​「吾樂​之緣,​causa nostrae laetitiae.」​也​感染​我們,​讓​我們​懷著​這​喜​樂去​迎​接​她,​聖母​瑪利亞,​這樣​我們​會​變得​更​肖​似​她​的​兒子​——​耶穌​基督。

備註
註一

當靈魂完全充滿天主,浸淫在天主內時,它似乎像神一般;被聖化了,幾乎可以說是神化了。

註二

當靈魂驕傲地要像天主,違抗祂時,聽了蛇的誘惑:「你將如同天主一樣。」(創3:5)

聖經引句
備註
註三

聖奧斯定,Enarrationes in Psalmos, 49, 19(PL 36, 577)

聖經引句
備註
註四

聖盎博羅削,Expositio Evangelii secundum Lucam, 8, 32(PL 15, 1774)

備註
註五

彌撒領聖體後經

註六

Super populum 禱文

註七

Super populum 禱文

聖經引句
另一種語言的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