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美德

路​加福音​第七章​這樣​記載:​「有​個​法利塞​人請​耶穌同​他​吃飯,​他​便進​了​那法利​塞人​的​家​中​坐席。​」​(路7:​36)​這​時,​有​個​被​公認為​罪人​的​婦人​來​了,​她​進​了​屋​開始​為​耶穌​洗腳,​而​耶穌按​那時​的​習慣,​是​斜倚​地​坐​著​的。​那​婦人​的​淚遂成​了​濯足​的​水,​而​她​的​長髮,​也​成​了​抹腳​的​毛巾​;​她​由​玉瓶​倒出​香油,​用來​傅​抹​主人​的​腳,​接著​又​親吻​它們。

​法利​塞​人​看​了​很​不以​為然,​因​根本​無法​想​像​耶穌​的​慈悲何​其​深厚,​「這​人​若​是​先知,​必定​知道​這​個​摸​他​的​是​誰,​是​怎樣​的​女人​!」​(路7:​39​)​耶​穌​知道​他們​的​想法,​便​說:​「你​看見​這​個​婦人​嗎?​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她​卻​用​眼淚​滴濕​了​我​的​腳,​並​用​頭​髮​擦乾。​你們​沒有​給​我​行口​親禮,​但​她​自​從​我​進來,​就​不斷​地口​親我​的​腳,​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她​卻​用​香液​抹​了​我​的​腳。​故此,​我​告訴你:​她​的​那​許多​罪得​了​赦免,​因為​她愛​的​多,​但​那少​得​赦免​的,​是​愛​的​少。​」​(路7:​44​│47)

​暫且​不談主是​如何​的​仁慈,​我們​要​注意​的​是​耶穌​發現​法利塞​人​欠缺​了​禮貌​和​修養。​基督​是​真天​主真人perfectus Deus, perfectus homo 註​一 ,​祂來​救​贖​人性,​而​不​是​要​摧​毀它。​從​主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一事:​如果​我們​不能​善待​他​人,​我們​就​不​是​基督徒,​因為​其他​人​也​是​主​的​受造物,​也​是​按天主​的​肖像​而​造(​參閱​創1:​26)。

一般​世俗​或​「虔敬派」​對​基督徒​的​看法:​前者​是​說​他們​的​人性​是​有​所​欠缺​的,​因​世俗​認為​福音​的​要求​根本​是​窒息人性,​「虔敬派」​則​認為​人性​是​如​此​墮落,​它會​威脅​信德。​這​兩​種​看法​其​實​都​不能​把​握​基督​「道成​肉身」​及​「居住​在​我們​中間」​的​意義​(​若1:​14)。

​作為​人、​基督徒​及​神父,​我​深信​人心​無論​如何​沉溺​在​罪惡​之​中,​仍​隱​藏​著​一​絲​高貴,​就​像​灰​爐​中​的​餘燼。​因為​只要​我用​基督​的​話​與​個別​的​心談話,​它們​都​會​回應​的。

​許多​人​都​忽略​了​天主,​或者​他們​沒有​機會​聽到​天主​的​話,​又​或​聽過​後​就​忘掉,​但​他們​的​品性​是​誠實、​忠心、​富同​情心​及​誠懇​的。​我​認為​這些​人​對​天主​也​會​慷慨​大方​的,​因為​人性​的​美德​原​是​超性​美德​的​基礎。

當然,​光靠​這些​人性​品質​是​不夠​的,​因​只有​靠​基督​的​恩寵,​人才​會​得救。​但​如果​一​個​人​能​培養、​加強​他​內​在​美德​的​種籽,​天主會​使​他​的​道路​順暢,​作為​一​個​善心人,​天主會​幫​他​成聖。

​話得​說​回來,​你​可能​也​見​過​剛​好​相反​的​情形​;​很​多​人​因​受​了​洗領​了​聖事,​自稱​是​基督徒,​但​他們​卻​不​忠信,​騙人、​不誠懇、​驕傲​……。​這些​人​一​事​無成,​就​像​天​上​的​流星,​只有​剎那​的​光輝,​就​歸於​沈寂。

​如​我們​接受​作天​主子女​的​責任,​那​就​會​明​白​天​主要​我們​活得​充滿​人性​!頭​要​「頂天」,​但​腳​也​要​「立地」。​作基督徒​的​代價​不​是​要​我們​放棄人性​或​放棄​致力​培​養​連​不​認識​基督​的​人​也​擁有​的​美德。​基督​的​寶血​為​我們​作​贖價,​而​祂要​我們​既​有​人性、​又​有​神性​!祂​要求​我們​每​天​努力​仿​傚祂:​作​完美​的​神和​完美​的​人,​perfectus Deus, perfectus homo。

我​不​知道​那​種​美德​最​重要,​因為​問題​不​在​於​實踐​一​種​或​多​種​美德,​我們​其​實須​要​培養​及​實踐​所有​的​美德,​原因​是​每​種​美德​都​和​其他​的​美德​連​在​一起,​嘗試​待​人​誠懇​的​人,​自然​也​是​正直、​愉快、​明智​及​沈著​的。

​我​也​不信甚麼​個人​美德​有​別於​公眾​美德​的​說法,​因為​凡助長​自私​的​就算​不​上​美德。​每​種​美德​都​是​為了​自己​靈魂​及​他​人​好處​的,​我們​都​是​人,​也​都​是​天主​的​子女,​我​不能​想​像​生命為​的​只是​擁有​燦爛​的​履歷​表curriculum vitae​或​出眾​的​事業,​人​必須​共同​團​結,​此外,​諸聖​相通功​也​使​我們​在​恩寵​內​連結​一起。

​我們​要​緊記:​個人​自由​帶來​責任​和​抉擇,​而​美德​也​與​個人​有關。​不過,​在​愛德​的​戰役​中​沒有​人​能夠​孤身​上陣,​也​沒有​人​是​游離​的​詩句。​無論​怎樣,​我們​或​許會​造成​別人​的​障礙,​又​或​許能​協助​他​人,​就​像​同​一​條​鏈子​的​扣環,​彼此​連結。​讓​我們​一起求​主,​讓​這​鏈​條​在​祂​的​心裏​拋錨,​直到​我們​能​面​對​面​地默​觀主​的​那天。

讓​我們​思想​一些​人性​的​美德,​也​一起​祈求​主,​請祂​幫​我們​深入​地​反思祂​降生​的​奧秘,​好​讓​我們​能​以​肉身​的​生命,​向​他​人見證那​曾​來​救贖​的​那​一​位。

​無論​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不會​活得​無憂​無慮。​當然​有​時​好​像​事事​如意,​但​這​情​形​可​不會​長久,​因​人​生原​是​面對​困難,​及​在​內心​經歷​快樂​和​憂傷。​在​這​鍊​冶爐​中,​人會​孕育​堅毅、​忍耐、​寬宏​大量​及​沈著。

​一​個​堅毅​的​人會​堅持​跟​隨​他​的​良知​;​他​不會​從​利益​角度​出發去​看​某事​的​價值,​反之​會​考慮​這​事​如何​能​服務​他​人。​一​個​堅強​的​人​也​會​受苦,​但​他​會​站穩,​有時​也​會​流淚,​但​很​快​就​會​把​淚擦乾,​當困​難排山​倒海地​來臨,​他​可​不會​屈服。​記得​瑪加伯​傳下​的​老人​厄肋​阿匝爾嗎?​他​寧死​也​不違​反​天主​的​法律:​「所​以​現在,​我若​是​勇敢​捨生,​我​不​愧​有​此​高齡,​因​我​已​給​青年​留下​了​一​個​可敬​的​神聖​法律,​甘心​犧牲​的​高尚​榜樣。​」​(加下6:​27​│28)

一​個​堅強​的​人不會​急於​尋求​實行​美德​的​賞報,​他​會​靜心​忍耐。​其實​堅毅教人​欣賞​忍耐​這​美德,​而​這​美德​是​人性​的,​也​是​神聖​的。​「『你​們​要​憑​著​堅忍,​保全​你們​的​靈魂。​』(路​21:​19​)​你​看,​要​保​全​靈魂,​就​必須​忍耐,​而​忍耐​也​是​眾德​的​守護​者,​因​只有​通過​學習​控制​自己,​我們​才​能​保全​自己。​」​ 註​二​ ​忍耐會​使​我們​更​明白​他​人,​而​靈魂​像​醇酒,​年份​愈久,​味道​也​就​愈醇。

我們​要​堅強、​忍耐、​平靜​及​沈著,​但​不可​像​有​些​人​賺得​了​泰然,​卻​忽略​了​他們​的​弟兄​或​不斷​行善​的​巨大​責任。​我們​可以​保持​平靜​因為​能常​懷​寬恕,​而​每​件​事,​除了​死亡,​都​有​解決​的​方法,​但​為​天​主子女,​死亡​卻​是​生命。​我們​要​保持​平安,​因​這樣​我們​才​可理智​地​行事,​因​平靜​的​人才​能​思考,​才​能​思慮​得失,​才​能​細察​自己​行動​的​法律​後果,​因而​可​平靜、​決斷​地​作出​行動。

我​概括​地談​了​些​人性​的​美德,​如你​向​天​主​祈求,​你​也​會​有​更多​的​啟發。​現讓​我們​談​一​談​寬宏​大量​這​美德。

​寬宏​大量​的​心可以​容納​許多​人,​寬宏​大量​的​人會​突破​自己、​為人​服務,​大方​的​心​和​錙銖​必較、​刻薄、​凡事​為​自己​打算、​為求​己益​而​欺詐​無關,​一​個​寬宏​大方​的​人自然會​致力​做​有​價值​的​事,​不只是​活著​而​是​要​奉獻​自己,​他​明白​寬宏​大方​的​最​高​表達​是​能​把​自己​奉獻​給​天主。

努力、​勤奮​其​實​可以​是​合二​為​一​的​美德,​因為​它們​幫人​善用​天​主給​我們​的​天賦,​使​我們​可​恰​當地​完成​工作,​從​一九二八年​開始​我​常​提醒​信友,​工作​不​是​咀咒,​也​不​是​罪​的​懲罰。​創世紀早​已​說明,​工作​在​亞當​的​反抗​之​前就​已​存在​(​參閱​創2:​15),​工作​按​上主​的​計劃​是​人​的​一​部份,​因​通過​工作,​人​可​參與​創造​的​工程。

​勤奮​的​人會​善用​時間,​因​時間​不​是​金錢,​而​是​天主​的​光榮​!​他​做​應​做​的​事,​做事時​也​很​專注,​絕不會​敷衍​了​事​或​只為了​打發​時間,​工作​是​他​細心​思考​的​結果。​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勤奮。​勤奮​dilige​nt​一字​的​拉丁​語​根來自​其動詞​diligo,​而​後​者​有​去愛、​欣賞、​細心​考慮​後​才​抉擇​的​意思,​所以​勤奮​的​人可​不會​匆匆​忙忙,​他​做事​前​一定​思​考過,​做起來​也​滿​有​愛心。

​主作​為​完美​的​人,​在​世時​選​了​木工​這​行業,​而且​一直​敬業​樂業​地​對​待祂​的​工作。​祂和​其他​村人​一樣​以​勞力​謀生,​這​件​事足以​顯示​日常​的​工作、​活動​可​不​是​毫不​重要​的,​相反,​它們​倒​是​成聖​的​途徑,​因​藉​著​智力​或​勞力​的​工作,​我們​可​接觸​天主、​讚美祂​及​榮耀祂。

要​實踐​美德,​必須​要​不斷​努力,​因為​面對​危機​時,​人​很​難​保持​正直​及​忠誠。​現在​的​人​是否​已​放棄​了​可​靠​這​美​德?​是否​它​已​被​「妥協、​哄騙、​擺姿勢」​取代​了?​一般人​都害​怕面對​真理,​他們​往​往藉詞​其他​人​都​放棄​了​真理、​訴諸​偽裝​及​謊言,​所以​他們​也​要​這樣​作。

​幸好​事實​並​不​是​他們​說​的​那樣​糟糕,​很多​人,​包括​非​基督徒,​都​願意為了​真理​而​犧牲​名聲​及​榮譽,​其中​也​包括​不​是​常常​那麼​熱​中​及​尋找​舒適​的​人,​這些​人​因為​愛​真理,​做錯​了​事就​會​樂於​糾正,​但​那些​一直​在​撒謊​的​人,​卻​以​真理​是​高不可攀​的​理想為​藉口,​去掩飾​他們​的​劣行,​也​從​不肯為​自己​的​過失​作​補救。

如果​我們​信實,​我們​便會​履行​正義。​講到​正義,​我​可以​說​個​沒​完​沒​了,​但​現​只​稍​談它​的​特徵,​因為​我要​說​的​原是​真正​的​內​在​生活​必須​以人性​美德​為​根基。​公義​要求​人人​各​得​其份,​但​我​認為​這​也​不足夠,​我們​要​給​更多,​因為​每​個​人​都​是​天主​創造​的​精心​傑作。

​實踐​愛德​的​最佳​標準​是​超過​公義​對​我們​的​要求。​暗行​愛德,​多​不會​為​人​所知,​但​在​天上、​地上​都​會​結果​實。​當談到​倫理​的​美德,​我們​不能​用​「中庸」​這​字眼,​因為​「中庸」​代表​不​夠​好​或​未盡​全力,​我們​要​達到​的​應​是​過度​和​不​及​之間,​其實​應​是​高峰:​即智德​告訴​我們​最佳​的​行為​表現。​至於​信望​愛亦​無​中間​路線​可言,​我們​不會​信望​或​愛得​太多,​因​我們​被​召無​限地​愛​天主,​因而​也​愛​我們​周遭​的​人,​滿有​慷慨、​諒解​及​愛心。

我們​應​有​足夠​的​能力​去​節​制;​不​是​凡身體​或靈性​感​受到​的​我們​便要​做。​同樣,​有​能力​去​做​的​事​也​不​等​於​應該​做​的​事,​跟隨​所​謂自然​衝動​很​容易,​但​這​條​路​往​往會​使​人​自困於​愁苦、​悲傷​之​中。

​有些​人​不​肯否定​胃口、​眼睛​及​雙手​之慾,​也​不​肯聽人​勸告​過​潔​淨些​的​生活。​他們​濫用​了​天​主給​他們​參與​創造​的​尊貴、​偉大​的​生育​能力,​並​沒有​用它​開展新​的​生命,​反之​以​其作​為​達到​自己​自私​目標​的​工具。

​我​不​想談​不潔,​卻​寧​願​談​節制​帶來​的​酬報,​我​希望​男人​是​真正​的​男人,​而​不​是​廉價、​閃爍​東西​的​奴隸,​就​像​蒐集者​收集廉價​飾物​一樣,​一​個​有​男子​氣概​的​人,​就算​沒有​了​這些​足以​傷害​他​靈魂​的​東西,​也​知道​如何​自處,​而​他​也​明白,​所​謂​犧牲​其​實​只是​表面​的。​因為​在​生活​中充滿​犧牲​的​精神,​其實​是​使​自己​不​受​許多​東西​的​束縛作​其​奴隸。​反之,​在​他​內心​深處,​卻​充滿​了​天主​的​愛。

​生命​中有​很​多​灰​暗​地帶,​缺乏​節制​會​使​這些​地帶​更​灰暗。​我們​知道​自己​有​能力​照顧​他​人​的​需要,​有​能力​和​別​人​分享一​已​所有,​有​能力​為​偉大​的​理想奉獻​精力,​節制​使​靈魂​更​清醒、​更​謙遜、​更​能​明白​事理,​節制​使​人​更​謹慎,​而​謹慎​之​所以​吸引​人​因為​它​代表​明智​的​節制,​節制​不​是​狹隘,​相反它​顯示​了​靈魂​的​偉大。​一顆​缺乏​節制​的​心充滿​了​匱乏,​因它​放棄​了​自治,​誰先​搖​著​那​小​小​可憐​的​牛鈴​來​叫它,​他​就​立​刻成​了​來者​的​奴隸。

「有​慧心​的​人,​被​稱​為​哲人。​」​(箴​16:​21)​如果​我們​誤認明智​為​懦弱​及​缺乏​勇氣,​那​我們​就​大錯​特錯​了。​明智​使​人​常​常​選擇​適當​的​做法,​讓​人​看到​後果,​因而​使​人​找到​適當​的​方法​去​達到​目的。

​不過,​通常​明智​不​被​人​看好,​我們​要​常問​自己:​為​什麼​要​選擇​明智​呢?​其實,​也​有​所​謂假​的​明智​——​狡猾​是​也。​這​種​假​的​明智常​被​用來​服務​自己​的​私心​及​達到​那些​心術​不正​的​目的,​如​是​這樣,​聰明​及​敏銳​都​只會​使​人​的​性情​變得​更壞,​這樣​的​人,​就​像​被​聖奧斯定​在​講道詞​裏​責罵​的​一樣:​「你​是否​想歪​曲​天​主正直​的​心意?​使​其​配合​你​的​剛愎​自用?」​ 註​三​ 假​的​明智​使​人​以​為​人​可以​靠己力​而​自救。​聖保祿​也​曾​說:​「不可​自作​聰明。​」​(羅12:​16)​又​說:​「因為​經上​記載:​『​我​要​摧毀​智者​的​智慧,​廢除​賢者​的​聰明』。​」​(格​前1:​19​)

聖多​瑪斯​指出​聰明​這​德性​有​三方面​要​考慮:​尋求​勸言,​判斷​正確,​下定​決心​ 註​四 。​要​明智​第一​步​是​承認​自己​不能​事事​都​知曉,​這​是​謙遜。​很多​時​在​作好​的​決定​前,​我們​也​無法​兼顧​所有​要​考慮​的​因素。​為此,​便得​聽別人​的​意見,​但​不​是​隨便​找​個​人​來問​就算,​我們​得​找​個​合適​的​人,​一​個​像​我們​一樣​真誠地​愛主​及​忠心​跟​隨主​的​人。​隨便​找​個​人問​是​不行​的,​一定​要​找​個​有​真知​灼見,​而​又​能​給​予​無私​忠告​的​人。

​其次​是​判斷,​因為​明智​要求​我們​作​適當​的​決定,​而且​要​儘快,​當然,​明智​有​時​要求​我們​先​齊集​所有​可以​影響​決定​的​因素​才​拍板,​但​如果​看到​要​做​的​遲遲​不​去​做,​尤其​看​到​別人​的​利益​瀕於​險境,​這​時​再​拖​延​就​屬​不​明​智​了。

如此​的​慧心,​如此​的​明智,​斷不會​淪​為​聖保祿​在​羅馬書​所​講​「肉性​的​切望」​(​參閱​羅8:​6),​或​是​那些​所​謂​聰​明人​的​明智,​他們​聰明,​但​卻​不​曾​利用​這​天​賦去​愛主​及​覓主。​一​個​真正​明智​的​人常​注意​天​主給​他​的​提示,​他​守候、​他​靜聽,​因此​他​的​靈魂會​得​到​天主​的​許諾​和​救恩。​「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了​給​小​孩子。​」​(瑪​11:​25​)

​心靈​的​智慧​指導、​管治​其他​的​美德。​一​個​明智​的​人會​變得​勇敢,​但​卻​不​魯莽。​他​也​不會​因​懶惰​而​藉詞​不​努力​跟​隨​天主​的​計劃​去​生活。​明智​的​人​自制,​但​卻​非​麻木​不仁​或​憤世嫉​俗;​他​公正​但​不​苛刻,​他​忍耐​但​卻​不​是​低聲​下氣。

一​個​人​明智​不​是​由於​他​從來​不​犯錯,​反而​是​他​常​常​樂於​糾正​自己​的​缺點,​他​寧願​二十次​都​射​不​中​紅心,​但​卻​不​願​採取​「甚麼​都​不​做」​的​消極​態度。​他​不會​愚蠢​地​草率​了​事​或​貿然​行事,​反之,​作​決定​前會​先想​及​所有​的​危機,​失敗​的​恐懼​也​未​能​竭止​他​行善​的​努力。​在​人生​中​我們​會​碰到​客觀、​懂得​衡量​輕重​的​人,​他們​不會​被​熱浪​沖昏​了​頭腦,​或​一味​只​考慮​有利​自己​的​因素。​直覺​上,​我們​會​信任​這些​人,​因為​他們​不​造作、​安靜​低調,​時常​正直​地​行事。

​這​心​胸​廣闊​的​美德​是​基督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過,​明智​的​最​高目​的​可​不​是​為了​贏取​社交​和​諧​或​避免​磨擦而​得到​平安,​明智​背後​最​基本​的​動機​是​承行​天主​的​旨意​;祂要​我們​坦率、​不要​孩子氣、​與​真理​為​友、​不惶惑、​不膚淺。​「明智人​的​心,​必​獲得​學問。​」​(箴​18:​15​)​天主​的​愛給​了​我們​這​學問,​這​最​終​的​學問會​救贖​我們,​為​所有​的​受造物​帶來​明暸​及​平安​的​賞報,​也​為​所有​的​靈魂​帶來​永生。

我們​一直​在​談人性​美德,​或​者​你們​會​問:​這樣​的​生活​是否​要​我​脫​離​普通​的​生活​環境,​或​和​日​常​生活​的​世界​格格​不入?​當然​不​是,​基督徒​並​不​需要​遠離​世界。​主耶​穌透過​祂​行動​和​教訓,​向​我們​提倡​自然​及​單純​這​兩​個人性​美德,​而​它們​也​正​是​我​特別​喜愛​的。

​我們​要​記著​我​主像​每​個​人​一樣​進入​世界,​祂​在​巴勒斯坦​的​一​個​村莊​渡​過祂​的​童年​及​青少年,​祂過​著​和​其他​村民​一樣​的​生活。​在​祂​的​公開​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主在​納匝​肋​生活​的​迴響;​祂談​及​工作,​關心門徒​是否​有​足夠​的​休息​(​參閱​谷6:​31),​接見​所有​的​人,​從不​拒絕​和​人​傾談,​又​曾告​誡門徒叫​他們​不要​阻止​兒童​接近​祂(​參閱路​18:​16),​有​時,​祂更​會​用​孩子​在​市集​玩耍​的​比喻​(​參閱路7:​32),​這​比​喻​可能​和​祂兒時​的​記憶​有關。

​這樣​的​生活​不​是​極​正常、​自然​和​直截​了​當嗎?​不​就是​普通​的​生活​嗎?​一般​的​情形​是​當人​習慣​了​平凡、​普通​的​生活,​不知​不覺地​就​想​追尋​浮誇、​虛假​的​東西。​你​如​我​一樣,​一定​見過​這樣​的​人;​就​像​有​時​你​看到​新摘​下來​的​玫瑰,​嬌艷​欲滴,​正要​讚​美​時,​冷不​防​有​人​說:​「哇!​美得​無懈​可擊,​一定​是​假​的​!」

自然、​簡僕,​這​兩​種​美妙​的​人性​美德​可以​使​人易於​接收​基督​的​訊息,​但​所有​纏繞​不清、​複雜​的​東西,​或​在​個人​問題​上​兜兜​轉轉,​都​會​形成​一​道​屏障,​阻擋​人​聽到​主​的​聲音。​還​記得​基督​對​法利​塞人​的​責備​嗎?​他們​自困於​迷宮似​的​世界,​為了​捐獻​十分之一​的​薄荷、​茴香​和​蒔蘿,​卻​放過​了​法律上​最​重要​的​公義、​仁愛​與​信義;​他們​濾出​蚊蚋,​卻​吞下​了​駱駝(​參閱​瑪​23:​23​│2​4)。

​正當​的​生活,​包括​未​認識​基督​的​人(​不​是​故意​不去​認識​祂)​和​基督徒,​都​不應​是​怪異​的。​今天​我們​談​及​許多​的​美德:​真誠、​忠貞、​老實、​勇敢、​節制、​慷慨、​鎮定、​公正、​勤奮、​忍耐​等​等,​承認​人​是​有​人性​的,​以上​的​美德​可能​難​以​達到,​但​並非​怪異。​如果​有​人​覺得​奇怪,​那​是​因為​他們​視力​變得​模糊​了,​他們​被​隱藏​的​懦弱​及​猶豫​不​決​蒙蔽​了。

當​一​個人​勉力​增進​他​的​人性​美德,​他​的​心已​十分​接近​基督。​如果​他​是​基督徒,​他​會​明​白​天​主恩​寵帶給​他​屬神​的​信、​望、​愛三德​及​其他​的​美德,​實在​是​鼓勵​他​不要​忽略​了​如​此​美好​的​品質,​而​這些​品質​他​是​要​和​其他​人​分享​的。

​我​強調​所有​人性​美德​都​是​超性​美德​的​基礎,​它們​不斷​鼓勵​我們​行事有​如正​人​君子。​不過,​單擁有​這些​美德​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實踐​「學習​行善。​Discite benefacere.」​(​依1:​17​)​我們​要​習慣​實踐​每​種​美德​;真正​做到​誠懇、​老實、​平衡、​冷靜​及​忍耐​……​因為​愛要​由​行動​証明,​我們​可​不能​只是​口頭​上​說​愛主,​「而​要​用​行動​和​事實。​」​(若​一3:​18​)

當​一​個​基督徒​奮力​爭取​這些​美德,​他​的​靈魂​已​在​準備​接受​聖神​豐富​的​恩寵。​他​的​美德​因​著護慰者​在​他​靈​魂內​的​行動​而​加強​了,​護慰者​是​聖三​的​第三​位,​是​靈魂​甜蜜​的​訪客​ 註五 ,​祂帶來​以下​的​禮物:​上智、​聰敏、​超見、​剛毅、​明達、​孝愛​和​敬畏​上​主(​參閱​依​11:​2)。

​因此​這​人​就​有​喜樂​和平​安(​迦5:​22),​喜樂​的​平安,​一​種​內​在​的​喜樂,​和​人性​歡愉​這​美德​一起​出現。​當一切​都​像​在​眼前​崩潰,​但​我們​卻​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天主,​你​是​我​的​勇力。​」​(詠​42:​2)​如果​有​天主​在​我們​的​靈內​寓居,​那​所有​重要​的​東西,​都​只是​過眼​雲煙,​而​我們​在​主內,​卻​能​恆久​地​站穩。

​透過​虔敬​孝愛​這​份​恩賜,​聖神​幫​我們​肯定​自己​是​天主​的​兒女。​既​是​天主​的​兒女,​我們​為​何憂愁?​憂愁​只應​是​自私​的​後果,​如果​我們​要​為​天主而​活,​我們​就​不缺​歡愉,​就算​覺得​自己​常​常​犯錯,​潦倒​不堪​也​仍然​歡樂。​因為​歡愉​是​祈禱​生活​的​一​部份,​我們​會​禁​不​住​歡唱,​因​我們​是​活​在​愛之​中,​而​歌唱​是​沐浴​愛河​中​的​情侶​必​做​的​事!

若​我們​能​如​此​生活,​我們​就​會​為​世界​帶來​和平,​會使​服務​天​主​這​種​工作​充滿​魅力,​因為​「天主愛​樂捐​的​人。​」​(格​後9:​7)​基督徒​是​平凡​的​人,​但​他們​的​心充滿​喜樂,​藉著​聖寵,​他們​不斷去​承行​天父​的​旨意,​而​喜樂​就​在​於​此。​基督徒​不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被​低估​了​或​行動處處​受到​制肘,​反之,​他們​可以​抬起頭​來​行走,​因​他們​是​人,​又​是​天主​的​兒女。

​信德​使​我們​更​明​白人性​美德​的​意義,​其實​沒有​人​應​忽略​它們。​基督徒​是​不折​不扣​的​凡人,​因​著​天主​的​恩寵​追隨​了​基督​(非​憑​他們​的​功勞,​而​是​靠​天主​的​聖寵),​他們​可​向​周遭​的​人​傳達​這​份​真正​的​快樂,​那​是​一份​真正​服務​他​人​的​精神,​只有​透過​我們​救主​的​心,​祂是​真天​主​又​真人perfectus Deus, perfectus homo,​才​能​獲得​的。

​讓​我們​轉向​聖母​瑪利亞,​天主​最​卓越​的​受造物,​求​她​使​我們​向​善,​那​我們​的​人性​美德​就​可​和​聖寵​的​生命​結合,​因而​更​好地​和​世​上​的​同工​合作,​為​所有​的​人帶來​平安​和​快樂。

備註
註一

象徵彙編《亞大納削信經》

聖經引句
備註
註二

聖大額我略,Homiliae in Evangelia, 35, 4(PL 76, 1261)

備註
註三

聖奧斯定,Enarrationes in Psalmos, 63, 18(PL 36, 771)

聖經引句
備註
註四

聖多瑪斯,Summa theologiae, II-II, q. 47, a. 8

另一種語言的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