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公教會​是​羅馬​的​公教會。​我細​細品嘗​「羅馬​的」​這​個​字!​我​感到​完全​是​羅馬​的,​因為​羅馬​表示​普世​的、​至​公​的。​因為​它​帶領​我​溫柔​地​愛教​宗​;正​如​我​一​向​視為​摯友​的​西恩納​的​聖加大利肋​所​喜歡​重申​的:​「他​是​世上​甘飴​的​基督」。

​保祿​六世​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閉​幕​階段​裡​強調,​「從​這​個​羅馬​公教​的​中心,​在​理論​上,​沒有​人​是​接觸​不​到​的​;可以​而且​應該​接觸​到​眾人。​對​公教​會​來​說,​沒有​人​是​陌生​人,​沒有​人​被​排斥,​沒有​人​把​自己​視​為​遙不可​及​的。​」​ ​我​竭力​尊敬伯​多​祿​和​保祿​的​羅馬,​浸淫​在​殉道者​的​血裡,​從​這​個​中心,​有​如​此​眾多​的​人出​發往​遍​世界,​宣佈​基督​救世​的​話語。​成為​羅馬​的​公教會,​並​不​展​現​任何​地方​主義,​反而​是​真實​的​大公主義。​她​必擁​有​擴闊​心靈​的​渴望,​懷著​基督​的​救贖​熱誠​而​向眾人​敞​開;​基督​尋​找眾​人,​接納眾​人,​因為​祂先​愛​了​眾人。

​聖安博​所寫​的​幾句話,​可​譜成​一​首​喜樂​的​歌曲:​「哪​裡​有​伯多祿,​哪​裡​就​有​教會​;哪​裡​有​教會,​哪​裡​就​沒有​死亡,​而​是​永恆​的​生命​統治。​」​ ​因為​那​裡​有​伯多​祿​和​教會,​就​有​基督;​而​祂​是​救恩,​是​唯一​的​道路。

另一種語言的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