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陌生者

我們​剛​才​讀到​宗徒​大事錄​中​有關​聖神​降​臨日​的​經過,​天主聖​神以​火舌​的​形象​降臨​到主​的​門徒頭​上,​使​我們​彷彿親​歷天​主威能​的​顯耀,​教會​就是​藉着​這​份​德​能​開始​在​各​國間​擴展。​由於​基督​的​服從,​祂​在​十字​架​上​的​犧牲​和​祂​的​復活​所​爭取​的​勝利,​克服​了​死亡​和​罪惡,​祂​的​神聖​光芒​就​此​完全​顯露​出來。

​身為​基督光​榮​復活​的​見證​人,​眾門徒​都​充滿​了​聖神​的​力量。​他們​的​心靈​和​智慧​敞​開​了​一道​新光。​他們​曾​跟隨​基督,​以​信德​接受​了​祂​的​教導,​但​他們​經常​無法​徹底​深入​瞭解祂​的​話語​的​意義,​需要​等​待​真理​之神​的​降臨​來​教曉​他們,​使​他們​能​明白​一切。​  ​他們​知道​只有​在​耶穌​內​才​能​找到​永生​之言,​他們​已​準備​好要​跟​隨祂,​為​祂獻出​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還是​軟弱​的,​當​考驗​來​臨​時,​他們​都​逃跑​了,​留下​耶穌獨​自​一​人。​在​聖神​降臨​那天,​這​一​切​都​成​了​過去,​天主聖神,​勇力​之神,​使​他們​變得​沉着、​堅強​和​勇敢。​宗徒們​的​話語強而​有力,​傳遍​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

​來自​各​地​的​男女​都​聚集城​中,​滿懷​驚​喜​地​聆聽​他們。​「我們​中​有​帕​提雅人、​瑪待人、​厄藍人​和​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猶太​及​卡帕​多​細雅、​本都​並​亞細亞、​夫黎​基雅​和​旁非​里雅、​埃及​並​靠近​基勒乃​的​利比亞​一帶​的​人,​以及​僑居​的​羅馬人、​猶太人​和​歸​依​猶​太教​的​人、​克里​特人​和​阿剌伯​人,​怎麼​我們​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話,​講論​天主​的​奇事​呢?」​  ​這些​在​他們​眼前所​發生​的​奇事,​促使​他們​去​聆聽宗徒們​的​宣講。​藉着​上主​的​門徒,​天主聖​神親自​打動​了​這​夥​聽眾​的​心,​引領​他們​獲得​信德。

​聖路​加告訴​我們,​在​聖伯​多​祿​講話​和​宣告​基督​的​復活​以後,​許多​圍繞​在​場​的​人都​擁來​問​他:​「諸位​仁人​弟兄!​我們​該​作甚麼?」​伯多​祿​宗徒​回答​說:​「你們​悔​改吧​!​你們​每​人​要​以​耶穌​基督​的​名字​受洗,​好赦免​你們​的​罪過,​並​領​受​聖神​的​恩惠。​」​在​那​一天,​根據​聖經​記載,​約三千人​加入​了​教會。

​聖神​在​五旬節​那​天​隆重​的​來臨,​並​不​是​曇花​一現​的​事件。​在​宗徒​大事​錄​中,​幾乎​沒有​一頁​不​是​記載​有關祂​的​行動,​提及​祂如何​指引、​領導​和​鼓勵​初期​基督徒​團體​的​生活​和​工作。​是​祂默啟​了​聖伯​多祿​的​宣講 ,​堅強​了​眾門徒​的​信德 ,​以祂​的​臨在​確定​了​外邦​人​的​皈化 ,​又​派​遣​了​保祿​和​巴爾納伯到​遠方​為​耶穌​的​教導​開拓新​的​路徑 ,​一言​以​蔽之,​祂​的​臨在​和​教導​舉目皆​是。

我們​在​聖經​中​看到​的​深奧事跡​並​非​是​紀念​過去​教會​一段​已​被​湮​沒於​歷史​中​的​黃金​時代。​儘管​我們​每​人​都​有​罪過,​都​是​軟弱​的,​這​事​跡​依然會​發生​在​今天​的​教會,​和​世世代代​的​教會​之​中。​我主​對​祂​的​門徒​說:​「我​也​要求​父,​祂必會​賜給​你​們​另​一​位​護慰​者,​使​祂​永遠​與​你們​同​在。​」​  ​耶​穌​實踐​了​祂​的​許諾,​祂​已​從死者​中復活​了,​祂​與​永恆​的​聖父​一​同遣​發聖​神來​聖化​我們,​賜給​我們​生命。

​天主​的​力量​和​大能​照耀​大地。​聖神​持續​不斷​地臨於​基督​的​教會​內,​使​教會​在​萬國​之​中成為​不朽​的​標記,​向​全​人​類​宣佈​天主​的​仁愛​和​美善。​  ​儘管​我們​在​多方面​都​有​着​種​種​限制,​我們​依​舊​能​滿懷​信心​和​喜樂​仰望​上蒼。​天主愛​我們,​並​從​罪惡之​中解救​我們。​聖神​在​教會​內​的​臨在​和​行動,​是​天​主安​排給​我們​的,​讓​我們​預嚐​平安、​喜樂​和​永福。

​如同​聖​神​降臨​那天​走到​聖伯​多​祿​跟前​的​男女​一樣,​我們​也​領受​了​聖洗。​在​洗禮​中,​天主聖父​已​接掌​了​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分享​基督​的​生命,​並​把​聖神​派​遣給​我們。​聖經​告訴​我們,​上主​「藉着​聖神​所​施行​的​重生​和​更新​的​洗禮,​救​了​我們。​這​聖神​是​天主藉​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豐富​地​傾注​在​我們​身​上​的,​好使​我們​因祂​的​恩寵​成義,​本着​希望​成為​永生​的​承繼​人。​」

​我們​自身​的​軟弱​和​失敗​的​經驗,​以及​痛苦​地感觸到​有些​自稱​為​信友者​的​心胸​狹窄​和​劣根性,​再加上​一些​使徒​工作​的​徒勞​無功、​漫​無目的,​使​我們​充​分體會​到​罪​的​現實,​和​人力​的​有限。​但​這​一​切,​仍然​能夠​考驗​我們​的​信德,​生出​誘惑​和​疑慮,​我們​會​問︰​「天主​的​力量​和​大能​究竟​在​哪裏?」​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必須​作出​反應,​必須​更堅​強、​更​單純​的​實踐望德,​並​努力​增進​忠信​的​德行。

讓​我​告訴你​一​件​我​親身​經歷​的​事。​這​發生​在​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心地​善良,​但​沒有​信仰​的​朋友,​指向​一​個​地球儀​說:​「你​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我​問​他:​「你​要​我​看​甚麼​呢?」​他​答覆​說:​「基督​的​失敗!​已經​二十​個​世紀​了,​人們​不斷​嘗試​把​祂​的​教義​滲入人​的​生活,​看​看祂​的​成績​吧!」​他​的​話使​我​霎時​充滿​悲傷,​痛苦​地​承認,​的​確​仍​有​許多​人​尚未​認識​上主,​而​在​信仰祂​的​人當​中,​有​許多​人​則​過​着​一​種​彷彿​沒有​信仰​的​生活。​但是,​這​種​感覺​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愛​與​感謝,​因為​耶穌​願意​每​一​個人​都​能​自由地​與​救贖​的​工程​合作。​祂​並​沒有​失敗。​祂​的​教理​和​生活​時​刻地​在​世上​產生​實效。​祂​的​救贖​工程​對​我們​不但​足夠,​而且​綽綽​有餘。

​天主​需要​的​不​是​奴僕,​而​是​子女,​祂尊​重​我們​的​自由。​救贖​的​工程​仍​在​進行​中,​而​我們​每​人​都​要​參與​其中。​聖保祿​的​話語,​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說:​我們​可以​在​自己​的​肉身​上,​在​我們​的​生活​中,​「為​基督​的​身體​——​教會」​ ,​補充​耶穌​的​苦難​所​欠缺​的,​這​竟​是​基督​的​旨意。

​為​回​應​天​主給​我們​的​慈愛​和​信任,​它值得​我們​毫​無​保留地​獻出​自己​整​個​生命,​尤其​是​值得​我們​意志​堅定、​認真​地過​基督徒​的​生活。​在​誦唸​信​經​時,​我們​肯定​地​宣告,​我信​全能​的​天​主父,​我​信死​而​復活​的​聖子​耶穌​基督,​我信​聖神,​主及​賦予​生​命者。​我們​確認​惟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是​基督​的​奧體,​從​聖神​那​裏​獲得​生命。​我們​為​罪過​的​赦免​而​歡呼,​及​期待​肉身​的​復活。​但是,​這些​真理​是否​能夠​滲透到​我們​心靈​的​深處​呢?​還是​只是​掛​在​嘴上​唸唸而​已​?​天​主得勝​的​喜訊,​和​聖神​降臨​所​帶來​的​歡欣​與​平安,​應該​成為​每​一​位​基督徒​思言行為​和​生活​的​穩固​基礎。

「並​非​上主​的​手短小。​」​ ​ ​天主​今天​的​威能​並​不​比​以​往薄弱;​祂​愛人​的​真誠​也​並​沒有​減退。​信德​教導​我們​整​個​受造​的​世界、​地球​和​其他​天體​的​運行,​古往​今來​的​一​切​善行​善功,​簡而​言之,​宇宙萬物,​都​是​來自​天主,​也​要​歸​向​天主​的。

​聖神​的​行動​很​容易為​人所​忽略,​因為​天主沒有​把祂​的​計劃​顯示​給​我們,​加上​人​的​罪過​遮掩​了​天主​的​恩寵。​但是​信德​提醒​我們,​天主總​是​不斷地​在​行動。​祂不​僅​創造​了​我們,​而且​支撐​我們​的​存在,​又​藉​着祂​的​恩寵,​引領​一​切​受​造物奔​向​天​主子​女光榮​的​自由。

​因此,​基督徒​傳統​把​我們​對​聖神​應​有​的​態度,​濃縮成​一​個​觀念:​順從。​也​就是​說,​我們​應該​留意​聖神​在​我們​身​上,​及​在​我們​周圍​的​工作,​認出​祂賜給​我們​的​恩惠,​祂所​鼓舞​的​動向​和​實踐,​祂​在​我們​心靈​中​激發​的​愛慕​和​決定。​聖神​在​世界​上​實​現​天主​的​工程。​正如​一​首​禮​儀歌詠​所​寫​的,​祂​是​恩寵​的​施主,​心靈​的​真光,​心靈​甘飴​的​賓客,​勞苦​中​的​憩息,​悲痛時​的​慰藉。​沒有​祂​的​助佑,​人​就​失去​了​高貴​和​單純​的​人性,​因為​祂就是​滌除​污濁,​治療​病痛,​灼熱​冰冷,​修正​歪曲​傾向,​領人​駛​向​救恩​和​永福​港口​的​聖神。

​但是,​我們​對​聖神​必須​有​完備​的​信德,​模糊​地​相信​祂存在​於​世是​不夠​的,​而​是​要​滿懷​感激​地​接受​祂以​特殊​的​方式​賜給​我們​的​事實​與​標記。​上主​對​我們​說,​當真理​之​神到​來​時,​「祂要​光榮​我,​因為​祂要​把​由​我​所​領受​的,​傳告​給​你們。​」​ ​ ​天​主聖​神​就是​基督​所​派​遣來​的​聖神,​為了​在​我們​身​上​實現​耶穌​在​世時​給​我們​贏得​的​聖化​工程。

​因此,​如果​對​基督,​對祂​的​聖事​和​祂​的​教會​沒有​信德,​也​就​很​難​對​聖神​產生​信德。​一​個​人,​除非​他​熱愛​和​信賴​教會,​否​則​便​無法​依​照​他​的​信仰​而​行動,​也​無法​真正地​相信​聖神。​倘若​他​只會​指責​某些​代表​教會​的​人​的​缺失​和​無能,​純粹​以​旁觀者​的​態度​冷淡​地​批評​教會,​猶如​自己​不​是​教會​的​子女​一樣,​他​就​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基督徒。​我們​可​進一步​仔細​思​考​一​下,​當神​父​在​祭台上​舉行​彌撒​聖祭,​紀念​加爾​瓦略山​上​的​祭獻​時,​護慰​者​沛然​降臨,​祂​的​重要性​是​何​等​卓絕。

我們​基督徒​雖​身​為​瓦器,​卻​承載​着如​此​偉大​的​恩寵​寶藏。​  ​天​主​把​祂​的​恩典​交託​給​人​類薄​弱易碎​的​自由。​我們​可以​肯定​上​主會​以祂​的​大能​幫助​我們,​可​是​由於​人性​的​七情​六慾,​好逸​惡勞​的​陋習,​加上​我們​的​驕傲,​使​我們​經常​拒絕祂​的​恩寵,​並​因而​陷於​罪惡。​廿五​年​來,​當我​唸信經​宣認​自己​對​教會​神聖​淵源​的​信仰:​「惟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時,​我​經常​都​會​加上​一句:​「不管​一切」。​有​人​問我​這​一​句話​的​意思,​我​回答​說:​「不管你​和​我​的​罪過。​」

​這​一​切​都​是​事實,​但是​這​並​不容​許我們​任性​地​對​教會​作​一些​庸俗​的,​缺乏​信德​的​批評。​我們​不能​膚淺​地​估量​某些​教會​人士​或​某些​基督徒​的​功過。​在​教會​內​最​重要​的,​是​天主​的​行動,​而​不​在​於​我們​如何​反應。​這​就​是​教會​的​真諦,​基督​在​我們​當中,​天主來​到​人世,​為了​救贖​人類,​祂以​自己​的​啟示​召叫​我們,​以祂​的​恩寵​聖化​我們,​祂不斷地​在​我們​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奮鬥​中助​佑​我們。

​我們​可能​不會​輕信​他​人,​但​我們​更​不該​信任​自己,​每​晚​總要​以​一句:​我罪​(mea culpa)​來​結束​一天,​發一​個​深切​誠懇​的​懺悔。​然而,​我們​沒有​權利懷​疑​天主,​懷疑​教會,​懷疑​她​神聖​的​源頭,​以及​她藉​教導​和​聖事​救​贖​我們​的​功效,​那樣​就​如​同懷​疑​天​主本​身​一樣,​如同​不​完全​相信​聖神​降臨​這​事​實​一樣。

​金口​聖​若望​曾​寫道:​「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前​是​沒有​修和​的。​在​尚未​修和​的​時候,​聖神​並​沒有​被​派遣​……。​聖神​的​缺席​是​天主義怒​的​一​個​標記。​現在​既然​你​已​看見​祂​被​派遣​到​來,​就​不該​懷疑​修和​的​存在​了。​但是,​假若​有​人問:​『聖神如​今​在​哪裏?​當奇蹟​出現​時,​當死​者​復活,​痳瘋患​者​被​潔淨​時,​我們​便能​說祂​的​確臨​在。​可​是​現在,​我們​如何​知道​祂真​的​存在​呢?​』​不要​擔憂,​我​可以​給​你​指出,​聖神如​今​就​在​我們​中間​……。​」

​「假使​沒有​聖神​的​臨在,​我們​不可能​說​『​耶穌​是​主』,​因為​除非​受​聖神​感動,​沒有​一​個​人​能夠​稱​「耶穌​是​主」。​假使​沒有​聖神​的​臨在,​我們​不可能​滿懷​信心​地​祈禱,​因為​在​祈禱​時,​我們​說:​「我們​在​天​的​父」。​假使​沒有​聖神​的​臨在,​我們​也​不可能​稱​天​主為​我們​的​天父。​我們​怎麼​會​知道​這些​事呢?​保祿​宗徒​教訓​我們:​「為​證實​你​們​確實​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派​遣​了​自己​兒子​的​聖神,​到​我們​心​內喊​說:​阿爸,​父啊​!」

​「當我們​呼叫天​主聖​父​時,​記着那​是​聖神​在​你​的​靈魂​內​行動,​賜給​了​你​這​個​祈求。​假使​沒有​聖神​的​臨在,​教會​就​沒有​智慧​之言,​沒有​真知​灼見,​因為​聖經​說:​「從​聖神​蒙受​了​智慧​的​言語。​」​……​假使​沒有​聖神​的​臨在,​教會​根本​不可能​存在。​教會​既然​存在,​聖神​的​臨在​就​無​可​置疑​的​了。​」

​教會​是​天​主存​在​於世​的​標記,​超越​一切​人為​的​缺失​和​限制。​說教會​是​一​個​標記,​在​某程​度​上​有​別​於​她​嚴格​地給​新約​七​件​聖事​的​本質​所下​的​定義,​然​而​教會​確實​是​天主臨​在​於世​的​一​件​普世​救恩​的​聖事。​身為​基督徒​就是​要​在​天​主內​重生,​然​後​受祂​的​差遣,​到​人群​中去​宣揚​救恩​的​喜訊。​假如​我們​具備堅強​和​活潑​的​信德,​假如​我們​大膽​地​把​基督​介​紹給​他​人,​我們​便會親眼見​到​像​宗徒​時代所​發生​的​那些​奇蹟。

​即使​在​今日,​無力​仰望​上天​和​默​觀​天​主奇​妙作為​的​瞎子們​也​會​重新​恢復​視力。​被​情​慾​束縛​而​忘​卻​真愛​的​跛子​也​能​重新​獲得​自由。​不願​認識​天主​的​聾子​也​能​重新​聽見。​不願​認錯​而​閉口​不言​的​啞子​也​能​重新​開始​講話。​被​罪​惡​摧毀​了​生命​的​死人​也​能​重獲​新生。​我們​再​次​體驗到,​「天主​的​話確實​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種​雙刃​的​劍還​銳利。​」​  ​與​初期​的​基督徒​一樣,​當我們​默想​聖神​的​大能,​又​看​到​祂​在​祂受​造物​的​理智​和​意志​內​行動​而​產生​的​果實​時,​我們​也​充滿​了​歡樂。

在​我​看來,​人生​所有​的​境遇,​無論​發生​在​個人​或​歷史​上,​都​是​天主向​人​的​召喚,​使​人​能夠​面對​真理,​同時,​也​讓​我們​藉着​聖寵​的​能力,​以​言行​去​宣揚​我們​所屬​的​聖神​的​良機。

​每​一​世代​的​基督徒​都​需要​去​救贖​和​聖化​他們​的​時代。​為​此,​他們​必須​瞭解​和​分擔​同儕​的​願望,​藉着​「語言​的​神恩」​使​他們​體​認到​能​如何​配合​聖神​的​工作,​享用​自耶穌​聖心滿溢​出來,​源源​不絕​的​寶藏。​我們​基督徒,​在​今世​也​被​召喚,​向​我們​生活​所屬​的​世界,​宣揚​歷久​而​猶新​的​福音​的​訊息。

​有​些​論調​並​不​正確,​譬如​說:​現今​所有​人​都​不理會,​也​不​關心​信仰所​教導​的,​有關​人​的​存在​和​歸宿​的​問題​;​又​說​現代人​只顧​慮​世俗​的​事物,​而​沒有​興趣​仰望​蒼天。​雖然​意識​狹窄​的​思想​的​確不少,​它們​的​支持​者​也​大有​人​在,​但​實際​上,​只要​我們​客觀地​分析​一下​這​個​現今​時代,​我們​就​可以​接觸到​不同​情操​的​人:​有​胸懷偉​大理想​的,​也​有​苟且​偷安​的​;有​勇毅​的,​也​有​懦弱​的​;有​滿腔​熱誠​的,​也​有​灰心​喪志​的​;有​人​夢想​未來​的​世界​是​更​公正、​更​富​人性​的,​也​有​因​青年​壯志​的​失敗​受挫而​自​我​封閉,​只沉​溺於​錯謬​之​中找尋​自​我​安全​感​的。

​為​這​所有​的​男女,​無論​他們​身​在​何處,​無論​在​他們​順心​如意​或​挫折​失意​時,​我們​都​必須​給​他們​帶來​這​個​訊息,​即聖伯​多​祿​在​聖神​降​臨後​的​數天,​鄭重明確​地​宣佈​的​訊息:​耶穌​就是​屋角​的​基石,​就是​救主,​我們​生命​的​希望,​「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

在​聖神​的​神恩​中,​我​認為​有​一件​是​我們​特別​需要​的,​就是​智慧​之恩。​它​使​我們​認識​天主,​並​因祂​的​臨在​而​歡樂,​使​我們​能​正確​地​衡量​生命​中​事物​的​輕重。​倘若​我們​放眼​四周,​縱觀​世界,​回顧​歷史,​我們​的​信仰​總是​堅定​一致​的,​我們​會​感受到​內心​浮​現出​昔日​曾​充滿​耶穌​聖心​的​情操:​「祂​一見​到​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像​沒有​牧人​的​羊。​」

​基督徒​不​該​忽視​人​類​中​一切​的​美善,​不該​低貶​正當​的​娛樂,​不熱心​參與​具高尚​目標​的​工作。​相反​的,​真正​的​信友​應​從靈魂深處​回應,​分享​和​特別​地​投入​生活​中​的​一切,​因為​他​比​任何​人​更​清楚​人​心靈​的​底蘊​與​內涵。

​基督徒​的​信仰​不會​貶​低​他​的​氣魄,​或​抑制​他​靈魂​的​高尚​情操,​相反​的,​信仰​使​它們​滋長,​並​能​體會​它們​的​真正​意義。​我們​的​存在​並​不​是​為了​隨便​追逐​任何​一​種​快樂,​因為​我們​受召是​為​進入​天主​的​內​在​生命,​去​認知​和​愛慕​天​主聖父、​天主聖子​和​天​主聖神,​並​以​愛天​主聖三​的​心去​愛​所有​天使​和​世人。

​這​就是​基督​信仰偉​大果​敢​之處,​宣揚​人性​的​價值​和​尊嚴,​肯定​人​的​受造​是​為了​獲得​天​主子女​的​尊嚴,​藉着​聖寵​把​我們​提昇​到​超性​的​境界。​如果​不​是​紮根於​救恩​的​許諾,​這​種​果敢​是​未必​可能​成​就​的。​而​這​許諾,​是​天​主聖​父所​賜予,​且​由​基督​的​聖血​證實,​並​藉​天​主聖​神​持續​不斷​的​行動​而​得​以​成就​的。

​我們​必須​按信仰​而​生活,​在​信仰​中​成長,​直到​每​一​位​基督徒​都​匹配​一​位​偉大​的​東方​教會​聖師​所​描繪​的​那樣:​「有​如​透明體​受到​光​的​直射​時​變得​光芒​四射,​金碧​輝煌。​得到​天主聖神​的​提攜​和​光照​的​靈魂​也​變得​神化,​並​能​把​聖寵​的​光芒​帶給​他​人。​聖神​使​人​得知​那要​發生​的​事,​洞察​奧秘,​瞭解​隱藏​的​真理、​賜予​的​恩典​及​天國​的​席位,​並​與​天使​對話。​從聖神​那​裏得​到​永恆​的​喜樂,​堅信​天主,​肖似​天主,​達​至​想​像​中​最​崇高​的​境界​——​變得如​同​天​主​一樣。​」

​人性​尊嚴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謙遜​地體​認到​聖寵​使​我們​成為​天​主子女​的​事實。​救贖​我們,​賦予​我們​生命​的,​並​非​我們​自身​的​力量,​而​是​天主​的​恩寵,​我們​絕​不能​忘記​這​一​真理,​否​則​我們​對​生命得​以​「神化」​的​理解​將​本末​倒置,​並​因而​變得​武斷​自大。​遲早​有​一日,​當我們​靈魂​得​面對​自己​的​軟弱​和​卑劣​時,​便會​造成​神​修​生活​的​崩潰。

​聖奧​思定​自問:​「我敢​說​『​我​是​神聖​的​嗎?​』​如果​『神​聖』​是​指​個人​修來​的​聖德,​而​不需​外力​使​自己​成全,​那我​就是​一​個​妄​自​尊大​的​騙子。​但是,​如果​『神​聖』​是​指一​個​被​天​主聖化​而​得​以​成全​的​人,​正如​肋​未​紀中​所述​的​:​『​你​們​應該​是​聖​的,​因為​我,​上主,​是​聖​的。​』​那麼,​整個​基督​的​奧體,​直到​居住​在​世界​盡頭​的​最後​一​人,​都​敢於​連同​教會​的​頭,​並​在​祂​之下,​異口​同聲地​說:​『我​是​聖​的​』。​」

​讓​我們​愛​慕天​主聖​三​的​第三​位,​在​你心​靈​深處​細聽祂​給你​的​鼓舞​或​責備,​在​這​世​上,​你要​在​充滿​了​你​靈魂​的​光明​中行走。​帶給​我們​希望​的​天主會​使​我們​平安滿盈,​使望​德藉着​聖神​的​德能,​在​我們​內心日漸​增長。

隨​從​聖神​生活,​意思​就是​遵​從信、​望、​愛三德​來​生活,​讓​天​主接​管​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日益​相似祂。​成熟、​深廣​和​堅定​的​基督徒​生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因為​它​是​天主聖寵​在​我們​內​成長​的​結果。​在​宗徒​大事​錄​中,​我們​找到​一句​簡明​而​富​有​意義​的​話,​描述​初期​基督徒​團體​的​情況:​「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 」

​這​便​是​初期​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我們​也​應該​如​此​生活。​默想​信仰​的​道理,​直到​它​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在​聖體​聖事​中​恭領​我​主;​在​祈禱中​與​天主​個​別會晤​交談,​不試​圖​掩藏​冷淡​的​行為,​而​是​與​祂面​對​面​交流。​這​一​切​應​成為​生活​的​重要​根基。​如果​我們​缺乏​與​基督​的​親密​關係,​我們​也​許能夠​以​博學​的​態度​去​思考,​一​種​多少​有​點認真​熱誠​的​活動,​和​奉行​一些​習俗​和​敬禮。​然而,​我們​不會​有​真實​的​基督化​的​生活​方式,​因為​與​基督​密切​的​關係​才​是​真實地​參​與​天主救​贖​工程​的​徵兆。

​這​一​教導​適合​任何​基督徒,​因為​我們​所有​人​都​蒙受同​一​成聖​的​召喚。​世上​沒有​次​等​的​基督徒,​只須​實行​「簡易版」​的​福音​即可。​我們​眾人​都​領受​了​同一​的​聖洗,​雖然​神恩​和​人​際境遇​各​不​相同,​但​只有​一​個​分施​恩典​的​聖神,​只有​一​個​信德,​一​個​望德,​和​一​個​愛德。

​所以,​保祿​宗徒​提出​的​問題,​也​可以​引用​在​我們​的​身上:​「你們​不​知道,​你們​是​天主​的​宮殿,​天主聖​神住​在​你們​內​嗎?」​  ​我們​能​明白到​這​是​一​個​邀請,​叫​我們​以​更​個​人化​和​更​直接​的​態度​與​天主​交往。​很​不​幸地,​不少​人​認為​護慰者​是​位極​其​陌生​者,​是​個​頂​偉大​的​無名氏,​祂似乎​只是​掛​在​口邊​的​一​個​名號,​而​不​是​甚麼​了​不起​的​人物,​不​是​可以​和​我們​共同​生活​交談​的,​三​位​一體​的​天主​的​其中​一​位。

​正如​教會​在​禮儀​中​的​教導,​我們​必須​純真地信​賴祂,​和​祂​接觸,​如​此​我們​便會​更​認識​我​主,​更​深刻​地意識​到​我們​身為​基督徒​的​大恩。​我們​能​看清​「天​主化」​的​偉大​和​實相,​也​就是​我​較​早時​提到​的,​分享​天主​的​內​在​生命。

​「天​主聖​神​不​是​像​藝術​家般,​只是​在​我們​身​上畫​上​一份​超性​的​特質,​彷彿​是​與​祂本​身格格​不​入似​的,​但​這​並​非祂​引導​我們​仿​效​天主​的​方法。​祂身​為​天主,​又發​自​天主,​祂把​自己​烙​印​在​接受​祂​的​人​的​心版​上,​如同​在​蠟上​蓋​印​一樣。​如此,​藉着​通傳​自己​的​肖像​和​生命,​祂按照​自己​神聖​模樣​的​完美,​恢復人​的​本性,​使​人​類重​獲​天主​的​肖像。​」

雖然​方法甚​為​廣泛,​但​讓​我們​具體​刻劃​一​下​引導​我們​親切地​與​天主聖​神​交往​的​生活​方式,​從​而​藉着祂,​與​聖父​和​聖子​來往。

​我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三​個​基本​要​點上:​順從,​祈禱​生活,​及​與​十字架​的​結合。

​首先​是​順從,​因為​這​是​天主聖神​的​感召,​在​我們​的​思言行為​中​注入​超性​的​意識。​是​祂帶領​我們​接受​和​深切​吸收​基督​的​教導。​是​祂賜給​我們​亮光,​使​我們​能​看清​自己​的​召叫,​並​有力​量​去​實​踐​天​主對​我們​的​一切​期望。​如果​我們​順​從​天​主聖神,​基督​的​肖像​便會​逐漸​在​我們​身​上​形成,​而​我們​每​天​也​更​接​近​天​主聖​父。​「因為​凡受​天​主聖神​引導​的,​都​是​天主​的​子女。​」

​如果​我們​順從​這​賦​予生命​的​準則​——​就是​那​在​我們​內​的​聖神,​我們​的​靈魂​將​更​有​活力。​我們​會​像​孩子​依​賴​父親​一樣​的​自然​和​具有​信心,​把​自己​交託​於​天主聖父​的​手中。​我主曾​說過:​「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入​天國。​」​  ​也​就是​眾所​週知​的​「孩童​之道」,​這​並​非​是​感情​用​事​或​是​個性​有​欠成熟,​相反​的,​這​是​一​種​超性​的​成熟,​使​我們​深切​地體​認​到​天主​之​愛​的​奇妙,​使​我們​承認​自身​的​渺小,​並​衷心​地​願意​與​天主​的​聖意​認同。

其​次​是​祈禱​生活。​因為​一​個​基督徒​的​服從​馴善​和​自​我​交付,​既​是​出於​愛,​也​是​通向​愛。​愛引領​我們​去​建立人​與​人​的​關係,​交談​和​友誼。​基督化​的​生活​要求​我們​不斷地​與​三位​一體​的​天主​對​話,​而​聖神正​是​建立​這​親情​的​媒介。​「除了​人​內裏​的​心神外,​有​誰​能​知道​那人​的​事呢?​同樣,​除了​天​主聖​神外,​誰​也​不能​明​瞭​天主​的​事。​」​  ​如果​我們​與​聖神​之間​有​着​一份​恆常​的​關係,​我們​便會​變得​精神化,​我們​將​意識​到​自己​是​基督​的​兄弟​和​天主​的​子女,​在​任何​時候​都​毫​不​遲疑地​呼求​祂——​「阿爸,​父呀!」

​讓​我們​習慣​與​天主聖​神​交談。​祂就是​聖化​我們​的​那​一​位。​讓​我們​信賴祂,​求​祂助​佑​我們,​感到​祂​就​近​在​咫尺。​如此,​我們​就​能​擴大​自己​狹窄​的​心胸,​使​我們​產生​更​大​的​欲望​去​愛​天主,​並​為​祂​的​緣故​而​愛​一​切​受​造物。​默示​錄​的​最後​一​個​神視​將​在​我們​的​生命​中​重演:​聖神​和​新娘,​聖神​和​教會,​每​一​位​基督徒​都​轉向​耶穌,​呼求​耶穌​基督​的​來臨,​並​求​祂​與​我們​永​遠同​在。

最後​是,​與​十字架​的​結合。​因為​在​基督​的​一​生裏,​加爾​瓦略山​的​苦難,​正​是​耶穌復活​和​聖神​降臨​的​前奏。​任何​一​位​基督徒​的​生命,​也​應​仿效​這​個​次序。​正如​聖​保祿​對​我們​所​說​的,​我們​「是​承繼​者,​是​天主​的​承繼​者,​是​基督​的​同承繼​者​;​只要​我們​與​基督​一​同​受苦,​也​必要​與​祂一​同​受​光榮」。​  ​天​主聖​神降臨到​我們​中間,​因為​那​是​十字架​的​果實​——​是​由於​我們​全心​全意​地​交託​於​天主​的​聖意,​惟獨​尋求​祂​的​光榮,​完全​棄絕​自我​而結​的​果實。

​惟有​當一​個​人​忠於​聖寵,​決心​把​十字​架置​於​心靈​的​中央,​為​愛天主而​摒棄​自我,​真正​擺脫​一切​自私​和​虛偽​的​人性​安逸​;惟​有​當一​個​人​真正​地藉着​信德​而​生活​時,​他​才​能​完全​地​領受到​天​主聖神​的​烈火,​光照​和​安慰。

​惟有​在​那時,​人​的​靈魂​才​開始​體驗到​基督​為​我們​贏得​的,​和​藉​着​天​主聖神​的​恩寵​而​賜予​我們​的​平安​和​自由。​  ​「然​而​聖神​的​效果​卻​是:​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  ​此​外,​「主​的​神在​那裏,​那裏​就​有​自由。​」

我們​現在​所處​的​境況​往​往​連帶着​很​多​的​限制,​因為​罪惡​某程​度​上​仍​滯留​在​我們​當中。​但是,​當我​們​察覺到​自己​因為​實踐​天父​的​工作​而​變得​完全​自由,​因為​沒有​人​能​奪走​我們​的​希望​而​使​我們​歡樂​無​比​時,​我們​基督徒會​特別​清楚地​看到​我們​身​為​天父​義子​的​寶貴。​就​在​那時,​我們​才​能​同時​讚​歎世​上​一切​事物​的​偉大​和​美麗,​欣賞​天​主一​切​創造​的​富裕​和​美善,​並​能​以​人心​與​生俱有​的​力量​和​純潔​去愛。​那時,​對​罪過​的​痛悔​便永​不會​流於​悲澀、​絕望​的​心情,​或​傲慢​的​憤怒,​因為​懺悔​和​對人性​軟弱​的​認識​能​使​我們​再度​與​基督​的​救贖​工程​認同,​並​更​深入​地感​受到​我們​與​他人​是​團結​一​致​的。

​最後,​我們​基督徒​才​能​在​自己​的​生命​中體會​到​天​主聖​神​可​靠​的​能力,​以​致​我們​自身​的​失敗​不但​不會​拖垮​我們,​反而​邀請​我們​重新​開始,​鼓勵​我們​時​時​刻刻​繼續​做​基督​忠實​的​見證。​儘管​我們​非常​軟弱​(而​這​軟​弱​一般​只​不過​是​細微​的​缺失,​不會​煩擾​靈魂​的​安寧​的),​即使​所犯​的​罪過​是​嚴重​的,​如果​我們​真心​痛悔,​領受​和​好​聖事,​我們​就​能​恢復​與​天主​的​友誼,​再度​為祂​的​慈愛​作​美好​的​見證。

​這​是​一​個​扼要​的​總結,​倘若​我們​讓​自己​接受​天​主聖神​的​指引,​我們​的​信仰​和​基督徒​生活​的​豐盛,​是​難​以​用​人​類​語言來​表述​的。​所以,​我​只​能​以​一​種​方式​來​結束​這​篇​講道:​誦唸​聖神​降臨節禮​儀​中​的​讚美詩,​那​是​整​個​教會​不絕​的​祈禱​的​迴響:​「求​造物​主聖​神​降臨,​眷顧祢​的​信眾​之心,​使​祢​所造​的​眾靈魂,​充滿​上​天​聖寵​甘霖。​……​使​能​藉祢​獲識​聖父,​與​其惟​一​所​生​聖子,​祢​是​父子​共發​之​神,​我​虔​信祢​畢生​不渝。​阿門。​」

另一種語言的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