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聖體聖血節
今天是基督聖體聖血節。我們大家濟濟一堂,同來瞻仰我主對我們的深情摯愛。衪愛我們如此深摯,竟讓自己隱藏於至聖聖體內,永留人間。我們恍惚親耳聽到祂教誨大眾說:「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地裏,那裏沒有多少土壤,因為所有土壤不深,即刻發了芽;但太陽一出來,就被曬焦;又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便把它們窒息了。有的落在好地裏,就結了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多麼生動的景象!今天,神聖的播種者仍在撒種。救世工程仍在進行,而我主願意我們都參與其事。祂願意基督徒打開世上一切通向天主聖愛的道路。祂邀請我們以言行廣揚福音,直到天涯海角。祂要我們做教會和社會的雙重公民,善盡本分,聖化日常的工作,聖化自己具體身分的職責,成為另一個基督。
我們愛這個世界,因為它是天主親手創造的傑作。只要環顧四周,巡視世界,我們不難發現這個比喻所言屬實。耶穌的話言必有效,能激發人靈精忠獻身,為主服務。而為主獻身服務者的生活言行,則改造了歷史。連許多不認識我主的人,也不自覺地受到基督宗教衍生的文化觀念薰陶感染。
我們也看到有些種籽落在貧瘠的土地,或落在荊棘中,有些人靈對信德之光自我封閉。和平、修好、手足友愛的理想被廣泛地接納和宣揚,但事實卻往往與這些理想相違悖。為了淹沒信德之光,他們會用上粗野的暴力,或一種更巧妙但也許是更殘酷的方式,因為它麻醉精神,讓他們漠不關心。
想到這一切,我想我們應對自己的基督徒使命作一番檢討。讓我們凝望聖體,瞻仰耶穌。祂在這裏與我們同在,祂使我們能與祂合而為一:「你們便是基督的身體,各自都是肢體。」 天主決心要留在聖體櫃內好滋養我們,給我們力量,使我們天主化,使我們的工作和努力得到成效。耶穌身兼播種者,種籽與播種的收穫,祂就是永生之糧。
聖體的奇蹟不斷重演。聖體具有耶穌本人的一切特徵。祂是真天主真人,是上天下地的主宰,祂竟以最自然而尋常的方式把自己交付給我們,作我們的神糧。天主聖愛等候我們已有二千年之久。這可是一段漫長的歲月,但又不盡然,因為對於戀愛中的人來說,時間轉眼飛逝。
我記得有一首可愛的詩,收集在智士阿方索十世(Alfonso X the Wise)的歌集中。詩中描述傳說中一個憨厚的修士,他懇求聖母讓他瞥視一下天堂。聖母成全了他的宿願,允許他到天堂一遊。當他回到人間時,竟認不出自己的修院。原來他的祈禱,雖不覺得長,實際上已過了三個世紀之久。對於戀愛中的人來說,三個世紀也算不得甚麼。我就是這樣來理解基督在聖體中等候我們的境界的。是天主在等待我們。天主愛人,祂來尋找人,不管我們怎樣,不管我們是多麼有限、自私、善變,然而仍能察覺到天主的無限聖愛——祂照樣愛我們。
耶穌受到自己愛情的催迫,受到祂願意教我們去愛的渴望的催迫,竟降臨世界,寓身於聖體聖事中永留人間。「祂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聖若望一開始便用此語來記述逾越節前夕所發生的大事。那時,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的,你們應這樣行,為記念我。』晚餐後,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行,為紀念我。』 」
在此簡樸而莊嚴的時刻,新的盟約締結了。耶穌廢除了舊約法律的體制,向我們啟示祂就是我們的祈禱與生活的實質內容。且看今天禮儀經文所洋溢的歡樂之情:「音韻清脆意氣飛揚」 。基督徒歌頌慶祝一個嶄新紀元的到來:「巴斯卦以新代舊,破曉天白晝逐夜,真人身驅除虛影」 。
這是愛的奇蹟。「這確實是天主子女的神糧。」 永生聖父的首生子耶穌把自己交付給我們,作我們的神糧。這同一耶穌也在天堂佇候着我們,等待迎接「祂的賓客,同祂一起繼承天父的嗣業的人,作祂隨從的人」 。因此,「凡以基督為神糧的人雖死於世,卻享有永生,因為基督就是永生」 。
對得享聖體真瑪納神慰的基督徒來說,永福早已始於現世。舊生命已一去不復返了。讓我們棄絕舊我的一切陳腐,脫胎換骨「使我們的心靈言行,內外一切,煥然一新」 。
這就是喜訊,這就是好消息。說是「消息」,因為它宣告我們夢想不到的深情摯愛。說是「好」,因為沒有比與至善的天主結合為一更好的了。這就是喜訊,這就是好消息,因為它以難喻的方式讓我們預嚐天堂的滋味。
耶穌之所以隱藏於聖體之中,是為了讓我們敢於接近祂。祂願意滋養我們,使我們與祂融為一體。祂說:「因為離了我,你們甚麼也不能作」,祂不是要責備基督徒的無能,也不是要他們非要步艱履險去尋找祂;恰恰相反,祂告訴我們,祂就在這裏,與我們同在,供我們享用。
當我們趨赴祭台參與彌撒聖祭時,當我們瞻仰聖體皓光中莊嚴顯供的聖體時,或朝拜隱藏於聖體櫃中的聖體時,信德自然會油然而生,益形堅固。我們應反思我們所領受的這個新生命,並深深感謝天主的深情摯愛。
「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 聖經如此描述初期基督徒的生活。他們團結於宗徒信仰中,分享聖體,一心一德地祈禱:信仰、聖體、聖言。
聖體中的耶穌給了我們一個確鑿的保證,保證祂就臨於我們的靈魂內;保證祂的德能將支撐整個世界;保證祂所許諾的救恩將使人類大家庭在世界末日永聚天鄉。在那裏,我們將找到天主聖父、天主聖子、天主聖神,至聖的聖三,惟一的天主。信仰耶穌真實臨在聖體聖血形象下,使我們的整個信德得以發揮功效。
我實在不能理解,身為基督徒者,怎麼能不在聖經中,在聖體中,在祈禱中,在感恩祭中時刻感到要與耶穌締結友誼。我能完全瞭解信友們代代相傳敬愛聖體,他們以種種敬禮方式,比如:信德宣認及公開朝拜聖體,或在幽靜的聖堂內,或在親密契合的心靈裏悄悄進行質樸虔誠的善功。
我們應當熱愛彌撒,把彌撒作為我們一天的中心,這一點是極為重要的。我們要是熱心參與彌撒,在一天其餘時間便自然會念念不忘我主,渴望時刻置身於祂的鑒臨之下,準備像祂工作那般地工作,像祂愛那般地愛。所以,我們要學習感謝我主,因為祂沒有把祂的臨在局限於舉行彌撒聖祭的那段時光,卻決心停留在聖體櫃中,好與我們同在。
就我個人而言,聖體櫃就是伯達尼,是個恬靜愉快的好去處,在那裏基督可以安憩休息;在那裏我們可以向祂傾訴我們的憂慮、痛苦、渴望、喜樂,無拘無束,如話家常,一如當年瑪爾大、瑪利亞和拉匝祿那般。所以每逢我在城鎮鄉村偶然發現一座教堂,即使只是從遠處看到一個輪廓,總是不由得喜從中來:又是另一座聖體櫃,另又一個機緣,讓我遠遁塵囂,一心與聖體中的我主親密結合。
當我主在最後晚餐中建立聖體聖事時,夜幕經已低垂。金口聖若望註釋說:這表示「時已屆期」 。世界巳陷於黑暗。因為舊日的禮儀,即天主仁慈無限憐憫人類的舊標誌,即將告終。新曙光即將升起——新的逾越節即將展開。聖體聖事就在那天晚上建立起來,為復活的晨曦預作準備。
我們也應當為這新曙光作好準備。一切有害、破舊、無用的東西,諸如:灰心沮喪,狐疑猜忌,悲傷憂鬱,膽小無為等等,都要一掃而盡。聖體聖事給予天主子女一種神聖的新意,我們應當滿懷「更新的心思」 奮起響應,革新自己的一切感情與行為。我們的力量已有了新的本源,已有了插植於我主的茁壯新根苗。我們切不可重拾舊酵母,因為我們現在已有了永不敗壞的神糧。
值此基督聖體聖血節,普天之下的城邑鄉鎮到處都會舉行聖體遊行。基督信友簇擁着隱藏在聖體中的我主,巡遊於街頭廣場,正如祂當年在世時那樣,會見那些想見祂的人,並為沒有尋找祂的人提供接近祂的機會。就這樣,祂再次來到祂自己的人中間。對祂這次召喚,我們該怎樣回應呢?
愛情應當發於內而形於外,應表現在基督徒生活的見證中。我們若因領聖體而獲得更新,就應當表現出來。讓我們同心祈禱,求使我們的思想能夠誠懇,充滿平安,有自我犧牲和服務的精神。讓我們同心祈禱﹐求使我們能做到言必真實清晰,言之有理,言之得時,好能幫助人,安慰人,尤其能把天主的光帶給人。讓我們同心祈禱,求使我們的行為能堅定一致,廣結善果,合情合理,散發「基督的馨香」 ,引人遵照祂的方式行事。
基督聖體聖血節聖體遊行在普世大城小鎮舉行,但是基督的臨在不能只局限於這一天;彷彿耳邊一陣熱鬧,接着便忘得一乾二淨。它應該能提醒我們,與莊嚴隆重的聖體遊行並排的,還有每位基督徒平凡生活中悄悄進行的聖體遊行。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的平凡活動中發現我主。基督徒只是芸芸眾生的一員,但他有幸接受了信仰,接受了天主的委任到世間去行動,在現世去更新我主的訊息。我們本身不無缺點,我們犯錯誤,我們犯罪。但是天主與我們同在,我們必須準備好隨時供天主驅使,讓祂得以繼續行走人間。
讓我們來祈求我主,賞賜我們能虔誠敬禮聖體,使我們與祂的關係能帶來喜樂與安寧,使我們能渴慕正義。這樣,我們便能讓人更易於認識基督。這樣,我們將把基督置於人類一切活動的中心。而基督的許諾將會現實:「至於我,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
我們說過:耶穌是播種者。祂藉着我們來完成這任務。基督把麥粒緊緊握在祂受傷的手中,用祂的血滲透它、洗滌它、淨化它,然後把它撒在犁溝裏,撒在世界上。祂一粒一粒地播種,為使每個基督徒都能在各自的境況中為主死亡和復活的豐收作見證。
我們若是在基督的手裏,就該汲取祂的聖血,讓祂把我們迎風撒播,也就是說我們應接受天主為我們安排的生活境況。我們必須堅信:一粒種籽要結果纍纍,必先埋於土中死去 ,方能發芽抽穗,然後製成麵餅,天主再化麵餅為基督的聖體。這樣,我們又再與耶穌,我們的播種者結合為一。「因為餅只是一個,我們雖多,只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這一個餅。」
我們要牢記,若沒有播種,便沒有收穫。因此我們要毫不吝惜地撒播天主的話,使人因認識基督而渴望祂。基督聖體聖血節——永生之糧的節日——是我們反省人們飽受飢渴之苦的好機會:他們渴慕真理,渴慕正義,渴慕團結,渴慕平安。為了滿足人們對平安的飢渴,我們應重複聖保祿的名言:「基督是我們的平安」(pax nostra)1 。群眾對真理的渴望應提醒我們:耶穌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對追求團結的人,我們應告訴他們,基督為我們所有人的「合而為一」 祈禱。渴慕正義應引導我們歸向人類和睦的本源,即我們實在是,而且自知的確是聖父的兒女,是兄弟姊妹。
平安、真理、團結、正義。要消除人類和睦的障礙是多麼困難的事!但是我們基督徒奉召去創造兄弟情誼的奇蹟,我們必須努力不懈,使所有人賴天主恩寵的幫助,能善度基督徒的生活,「彼此協助背負重擔」 遵行愛的誡命。惟有愛才是聖德成全的聯繫,是天主法律的精髓。
我們不能否認,有待完成的工作不計其數。有一次,耶穌極目瞭望麥浪滾滾的田野,對門徒們說:「莊稼固多,工人卻少,所以你們應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祂的莊稼。 」 如今一如當初,需要工人來「整天受苦受熱」 。如果我們自己,我們身為工人者不忠信的話,那麼先知岳厄爾所描繪的景象便會應驗:「田園已荒廢,土地已悽涼;因為五榖已遭蹂躝,美酒已枯竭,油已乾涸。農夫,你們應哀哭!葡萄園丁,你們應為了小麥大麥而號咷!因為田園的出產巳遭破壞。」
我們若不準備全力以赴,持續不斷慷慨地工作,不計時間,不怕疲勞,耕耘播種,除草施肥,收割打場,就不會有收穫。天主的國是在歷史與時間中形成的。我主把這任務交給我們,無一例外。今天,我們來朝拜聖體中的基督,讓我們牢記歇工的時間尚未到來,我們必須繼續每日的工作。
箴言中寫道:「自耕其地的人,必得飽食。」 讓我們把這話應用到我們的屬靈生活上。我們若不耕耘天主的田園,不忠於捨己為人的神聖使命,不幫助他人認識基督,就難以明瞭聖體的意義。沒有人會珍惜不花代價取得的東西。為了珍惜熱愛聖體,我們必須追隨耶穌的道路,必須甘當麥粒,死於自我,再生氣蓬勃地復活,結出豐碩的果實,結出百倍的果實!
基督的道路可以歸納為一個字:愛。若我們要去愛,就必須心胸廣闊,可容天下一切憂患之士;我們必須仁恕諒解;必須與耶穌一起為人靈自我犧牲。我們若熱愛基督聖心就應效法祂為人服務,就應果斷熱情地捍衛真理。若我們要這樣去愛就必須在自己生活中根除一切妨礙基督生活在我們內的障礙。例如:貪圖個人的安逸享受,自私自利的誘惑,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等等。惟有在自己身上複製基督的聖訓,我們才能把祂的聖訓傳遞給別人。惟有親身體驗到麥粒死於土中的滋味,我們才能到世界的中心去工作,從內裏轉化它,使之收穫豐裕。
有時我們會經不起考驗,認為這固然很好,但卻是難以實現的夢想。我曾向你們說過重整你們的信德和望德,讓我們不要對天主的奇蹟習以為常。對眼前的奇蹟,特別是我主每天降臨司鐸手中的奧蹟,切勿視若無睹。耶穌要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好能信服祂的全能,並再次聽信祂的許諾:「來跟隨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 你們必會卓有成就,引領人靈歸向天主。所以,我們必須信賴我主的話,跳上漁船,划起船槳,扯起帆篷,駛向世海。世界是基督給我們的產業。「划到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吧!」
基督在我們心中放置的使徒熱情不能因虛假的謙遜而窒息消滅。我們可能會經驗到個人缺點的壓力,但我主早考慮到這一點。祂仁慈的慧眼明察受造物的有限、軟弱和缺點,明察我們易於犯罪的習性,但是號召我們奮起戰鬥;號召我們承認自己的軟弱,不要害怕,卻要悔改,一心渴望改過遷善。
我們必須緊記,我們只是工具。「阿頗羅算甚麼?保祿算甚麼?不過只是僕役,使你們獲得信仰,每人照主所指派的而工作:我栽種,阿頗羅澆灌,然而使之生長的,卻是天主。」 我們要通傳的教導和訊息本身是有無限功效的——這效力不是來自我們,而是來自基督,是天主決意要實現救恩,救贖世界。
所以我們要有信德,不要沮喪氣餒,不要被任何人的估算嚇倒而止步不前。要克服障礙就必須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我們的努力本身便會披荊斬棘,開闢新的途徑。個人的聖德及對天主的獻身便是克服一切困難的妙方。
聖德意味着要完全按照天父願意我們生活的方式去生活。你們會說這是多麼困難的事啊!對,是困難的。這理想極其崇高。但是,也是容易的,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人若患病,他可能會無藥可治。但在超性事物上則並不如此,對症良藥是垂手可得的。那就是聖體中的耶穌基督。祂還藉其他由祂訂立的聖事賜給我們恩寵。
讓我們再次以言以行說:「主,我信賴祢!祢日常的上智安排,每天給我的助佑,就是我需要的一切。」我們無須求天主行偉大的奇蹟,只要求祂增加我們的信德,光照我們的理智,加強我們的意志。耶穌時刻在我們身旁,而且親自在我們身旁。
自從我宣講之初起,便一直告誡人們謹防一種錯誤的聖德觀念。不要怕有自知之明,不要怕。人確實是由灰土所造,但不必顧慮。因為你們和我都是天主的兒女,這就是我們得以神聖化的方式。我們從永遠已被天主選中:天父「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疪的。」 我們是屬於天主的,儘管我們有着種種個人缺點,但我們卻是祂的工具。只要我們對自己的軟弱有自知之明,我們就會有效地工作。我們所經歷的誘惑便是衡量自身軟弱的尺度。
你們若感到沮喪,或強烈感到自己的渺小時,那麼這正是把自己徹底順從地交託給天主的時候。有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乞丐向亞歷山大大帝求施捨的經過。亞歷山大大帝停下來,指示部下賜給此人五座城市的管轄權。這乞丐被弄得莫明其妙,大吃一驚,喊道:「我沒有討這麼多啊!」亞歷山大答道:「你按照你是甚麼的人來討,我按照我是甚麼的人來給。」
縱然明察自己的有限,我們仍然能夠而且應該注視天主聖父、天主聖子和天主聖神,並意識到自己正分享着天主的生命,我們絕無理由向後看。 主就站在我們身旁。我們必須忠貞堅定,正視自己的職責。這樣便會在耶穌內發現我們所需要的愛與鼓舞,我們必須諒解他人的缺陷,克服自己的毛病。這樣,即使是沮喪——你們的,我的,任何人的——也能成為基督神國的棟樑。
我們應認識自身的懦弱,但要宣揚天主的德能。基督徒的生活應充滿着樂觀主義,喜樂,並堅信我主樂於利用我們。我們若自信是教會的一部分,自信伯多祿磐石及聖神的行動會支撐我們,那麼我們便會決心去完成每時每刻任何屑細的職責,而穀倉將充盈滿溢。
我們現在必須結束這段祈禱。請你們在靈魂深處親切細味天主的無限美善,意識到基督將親臨這些麵餅中,包括祂的體血、靈魂和天主性。虔誠恭敬地朝拜祂吧!在祂面前重申你們愛的虔誠奉獻。不要怕對祂說你們愛祂。感謝祂日復一日地賞給你們祂慈愛的印證。勉勵自己滿懷信賴之心去領聖體。這愛的奧蹟使我驚奇讚歎,不能自已!在此奧蹟中,我主竟來把我的心靈作為祂的王座,且向我保證,只要我不拋棄祂,祂永遠都不會離開我。
在基督臨在的安慰下,在聖體的滋養下,我們在現世要忠心耿耿,那麼我們也將在天堂裏與耶穌和聖母同奏凱歌。「死亡!你的勝利在那裏?死亡!你的刺在那裏?……感謝天主賜給了我們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獲得的勝利。 」
文檔打印自 https://escriva.org/zh-hant/es-cristo-que-pasa/ji-du-sheng-ti-sheng-xie-jie/ (202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