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的升天

教會​的​禮儀​再​次​叫​我們​去​重溫​耶穌​在​世​的​最後​一瞬,​祂​的​升天。​自​從​祂誕生​在​白冷​以後,​發生​過​許多​事情:​我們​眼​看​祂躺​在​馬槽裏,​受​牧童​和​賢士​的​朝拜,​我們​瞻慕祂​在​納匝​肋平凡​勞動​中​度​過​的​漫長​歲月,​跟隨祂​遍​遊巴勒斯坦​各​地,​向​世人​宣講​天主​的​國,​到​處施​恩行​善;​之後,​在​祂​受難​的​日子裏,​又眼​看​祂橫​遭​誣告、​虐待、​被​釘死,​我們​為​之感到​心碎。

​接着,​悲去​喜來,​復活​的​光芒​四射。​這​為​我們​的​信德​是​一​個​多麼​明確​而​不可​動搖​的​基礎​啊​!然而,​我們​還是​軟弱​的,​或許​就​像​當年​的​宗徒們​那樣,​在​祂​升天​之​際竟​還​問​祂道:​「主,​是​此​時​要​給​以色列復興​國家​嗎?」​  ​誰能​指望​自己​從​今以後​能​永​遠免於​糊塗​和​軟弱​呢?

​我​主用​升天​作​答覆。​像宗徒們​那樣,​我們​對祂​的​離去​感到​惶惑​又​悲傷。​說實話,​要​習慣​耶​穌​本人​的​離去​確實​不​容易。​每​當​想​到​祂雖​已​離去,​卻​依然​癡情​地留​在​我們​身邊,​我​便為​之​心動!祂​升​天​了,​卻​又​同時​留​在​聖體​中作​我們​的​神糧。​然而,​我們​總難免​懷念祂​的​諄諄​教誨,​祂​的​舉止​動靜,​祂​的​音容​笑貌,​祂​的​善行​德化。​我們​真想​重返​當​年​的​時光,​再​仔細地​看​看祂,​看祂長​途跋​涉​後​困頓​地坐​在​井旁​歇腳 ;​看祂​在​拉匝​祿​墓​前​慟哭 ;​看祂​沉浸​在​長久​的​祈禱​之​中 ;​看祂滿懷​柔​情​地​憐憫​無牧​的​人群 。

​我​一​向​認為​基督​至​聖​的​人性​上​升到​聖父​的​光榮​中​是​天經​地義​的​事。​耶穌​升天​總叫​我們​感到​高興。​然而,​這​一​天​也​別​有​一​番​傷感​的​滋味。​我想​這​也​是​我們​衷心​愛慕​我​主耶穌​基督​的​憑證。​祂​是​降生​成人​的​天主,​是​完美​的​人。​祂​有​着​與​我們​一樣​的​肉軀,​祂​的​血管​裏​流着​與​我們​一樣​的​血液。​但是​祂離開​我們​升​天​去​了,​叫​我們​怎能​不​想念祂?

我們​若​學會​默想​基督​的​奧蹟,​仔細​地領​悟祂​的​教誨,​便能​恍然​大悟,​我們​現在​依然能​與​耶穌​親​密​往來,​靈魂​肉身​都​能​與​祂親​密​往來。​基督早​已​向​我們​指明​了​那​個​途徑,​我們​能​在​麵餅​和​聖言​中​與​祂相偕​相契,​領受祂​的​聖體​神糧,​領悟​踐行祂​在​世​的​教導,​並​在​祈禱​中​與​祂會晤。​「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  ​接受​我​的​命令​而​遵守​的,​便​是​愛我​的​人;​誰​愛我,​我父​也​必愛​他,​我​也​要​愛​他,​並​將​我​自己​顯示​給​他。​」​ 」

​這​不​僅​是​許諾,​而且​是​真實​的,​是​真正​的​生命​的​精義,​是​引領​我們​與​天主直​接​往來​的​恩寵​的​生命。​「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愛內,​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於祂​的​愛內​一樣。​」​  ​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所​說​的​這些​話,​正​是​祂​升天​最好​的​導言。​基督​自知祂​必須​離去,​因為​在​祂升​天​以後,​天​主聖​愛​將​以難​以​理解​的​神秘方式​傾​注於​世界,​那就是​天​主聖​三​第三位​的​降臨。​「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為​你們​有益,​因為​我若​不去,​護慰​者​便不會​到​你們​這​裏​來​;​我​若​去​了,​就​要​派遣​祂到​你們​這​裏來。​」

​耶穌​已​離去。​祂派​遣聖神來​到​我們​這​裏。​聖神​引導​並​聖化​我們​的​靈魂。​護慰者​在​我們​心​中​的​行動​印證​基督​所​宣告​的​事,​即​我們​是​天主​的​兒女,​我們​「所​領受​的​聖神,​並​非​使​你​們​作​奴隸,​以致​仍​舊​恐懼;而​是​使​你​們​作​義子。​因此,​我們​呼號:​『​阿爸,​父呀​!』」

​你們​明​白​嗎?​這​就​是​天​主聖​三​在​我們​靈​魂內​的​行動。​基督徒​若響​應​聖寵​的​引導,​在​麵餅​和​聖言​中,​即​在​聖體​和​祈禱​中​與​耶穌​結合​為​一,​天主便​居住​在​他​的​靈魂​深處,​他​便能​與​天主時​刻​相契​相從,​親密​往來。​教會​禮儀年度​中​還​有​兩​個​節日,​即聖​週四​和​基督​聖體​聖​血節,​是​教會​為​紀念​這​個​生活​的​食糧​的​現實​而​訂立​的​大節慶。​我們​每​天​都​念念​不忘​這​生活​的​食糧。​在​這​耶​穌​升​天節,​我們​更​應​專心​與​我主談心,​傾聽祂​的​聖言。

「向​賜​我​生命​的​天主歌​頌讚​美!」​  若​說​天​主是​我們​的​生命,​那麼​自然​應​當承認,​我們​的​生活​必須​滲透​交織​着​祈禱。​然​而​切勿以​為​祈禱​是​例行​公事,​做完​了​便​可置​於​腦後​的​一​回事。​義人​「專心​愛好​上主​的​法律,​和​晝夜​默思​上主​的​誡命。​  ​我​便​徹夜​不寐​地​默想​着祢。​ ​我​向​祢行​的​祈禱,​像馨香​上​升。​  」​我們​的​一​整天,​從早​到​晚,​全​都​可以​是​祈禱​的​時間。​其實,​聖經​告訴​我們:​連睡眠​也​應​當成為​祈禱。

​回顧​福​音​關於​耶穌​的​敘述,​祂經常​整夜​通宵​與​祂​的​聖父​親​密​談心。​宗徒們​見​耶穌​祈禱​時​心​中總​是​洋溢​着愛。​看到​師傅​這​種​恆心​祈禱​的​態度,​他們​便​要求​祂​說:​「主,​請教給​我們​祈禱!」​  ​聖​保祿​也​同樣​敦促信​友們​「在​祈禱​上,​要​恆心」​ ,​把​基督​活生生​的​榜樣​傳播到​各​地。​聖路​加以​他​藝術家​的​筆觸,​用​短短​一​句話​勾畫​出​教會​初期​教友​的​祈禱​生活:​「這些​人……​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

​良善​的​基督徒​靠​聖寵​的​幫助​在​祈禱​的​操場​上練出​真功夫。​祈禱​是​我們​的​生命​賴以​維持​的​糧食。​祈禱​的​形式​不止​一​種,​我們​常會​在​天主親​口​傳授​的​禱文​「天​主經」,​或​在​天使​傳授​的​「聖母經」​的​字裏​行間,​找到​表達​自己​心靈​衷曲​的​方式。​又​能​使用​其他​經過​時間​考驗,​並​表達億萬信友兄弟姊妹​虔誠​的​祈禱​經文。​例如,​禮儀​中​的​禱文​——祈​禱律​(Lex orandi),​或​其他​發自​熱心靈​魂內​的​禱詞:​如​向​聖母​誦唸​的​短禱:​「投奔​聖母誦」​(Sub tuum praesidium)、​「託賴聖母誦」​(Memorare)、​「母后萬​福誦」​(Salve Regina)​……。

​在​其他​情況​下,​我們​所要​的​不過​是​脫口​而出​的​兩​三​個字​的​短頌。​這​一​類​短頌,​可以​從​仔細閱讀​耶​穌​傳記​中​學到。​例如:​「主!​祢​若​願意,​就​能​潔​淨​我。​  ​主啊​!​一切祢​都​知道,​祢曉得​我​愛祢。​  主,​我信​!請​祢​補助​我​的​無信​吧!」​  ​以​此​加強​我​的​信德。​「主,​我​不​堪當。​  ​我​主!​我​天​主!」​ ……​還​有​其他​充滿​真情​熱愛,​或​是​發自​靈魂​深處,​或​是​在​日常​各​種​不同​境況​中​即席​自發​的​短句。

​除此​之​外,​我們​的​祈禱​生活​還​應該​以​固定​的​時間​為​基礎。​每​天​撥出​一定​的​時間​在​聖體​櫃前​專誠​與​我主晤談,​與​天主靜心​交談,​感謝祂​在​聖體​櫃​中​佇候​我們​達​二十​個​世紀​之​久,​而且​往往孑然​一身,​孤守​空堂。​與​天主​的​這​種​披心​交談​就是​心禱。​心禱​時,​我們​的​整​個​心靈​完全​投入​其中,​我們​的​理智、​想像、​記憶​和​意志​全​部​都​投入​其中。​心禱​是​一​種​默想,​它​有助​賦予​我們​可憐​的​人類​生活​及​日常​各​種​境況​一份​超性​的​價值。

​我們​的​一天,​由於​這些​默想​的​固定​時間,​以及​我們​的​口禱,​能​轉化成​對​天主​連續​不斷​的​讚頌,​自然​而然,​毫無​造作。​就​如​彼​此​相愛​的​人時​刻​想念着​對方,​我們​也​時刻​不​忘​天主​的​臨在。​於​是​我們​的​一舉​一動,​甚至​最​細微​的​瑣事,​都​會​充滿​屬靈​的​神效​神益。

​這​即​是​基督徒​在​靈​修生活​上​茁壯​成長​的​秘訣,​關鍵​在​於​堅持​與​我主​不斷​地​密切​契合。​沿着​這​條​道路​出發,​他​將​被​引向​徹底​委身​承行​主旨​這樣​既嚴峻​又​引人​入勝​的​奮鬥​當中。​我​再​補充​一點:​這​條​道路​絕​不​只是​為​少數​蒙​天​主殊恩​的​人​而​設​的,​而​是​對​每​一​個​人​暢開​的。

​我們​藉祈禱​生活​能​明白​今天​這​節日​的​另​一​方面,​即使徒​工作​—​—貫徹​執行​耶穌​升​天​前​賦​予​宗徒們​的​使命:​你們​「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猶​太​和​撒瑪​黎雅,​並​直到​地極,​為​我​作​證​人。​」

由於​天主​的​事總​是​以令​人​驚奇​的​自然​順勢​發展,​默觀​的​靈魂​自然會​充滿​使徒​工作​的​熱情:​「我​的​心​在​我腔​內​滾滾​沸騰,​我越​沉思越​覺得​烈火​如焚。​  ​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  ​使徒​工作​的​火焰​要​靠祈​禱來​取得力量。​沒有​比祈禱​更好​的​辦法​使​基督​徒響​應​天主​的​召喚,​在​全​世界​開展​和平​的​戰鬥​;​補充基督​苦難​所​欠缺​的。

​我們​知道​耶穌​已​升天​了。​但是​基督徒​仍​能夠​在​祈禱​和​感恩祭​中像​十二​位​宗徒​那樣​與​祂接​觸​往來。​基督徒​能夠​滿懷​使​徒​工作​的​熱忱去​服務,​協同​基督救​贖​世界,​撒播​和平​與​喜樂​的​種籽,​所到​之處,​遍撒​無遺。​服務​就是​使徒​工作。​我們​若​單憑​一己​之力,​那麼​我們​便會​在​超性​事務​上​一​事​無成。​但是​我們​若甘​當天主​的​工具,​那麼​我們​將​無往​不利,​卓有​建樹。​「我​賴​加強​我力量​的​那位,​能​應​付​一切。​」​ ​ ​天​主因​其​無限​的​慈愛​常​選擇​不夠​資格​的​工具。​所以​宗徒​沒有​其他​要求,​惟願​主​在​他內,​並​藉​他​而​工作,​完全​服​從​天主​的​支配,​讓​天​主藉​受​造物,​藉祂​所​挑選​的​人靈來​實行祂​的​救世​工程。

​基督徒​一​旦​意識到​自己​已​在​聖洗​聖事​內​植根於​基督,​並​與​基督合​而​為​一時,​他​便​能​成為​一​名​宗徒。​藉着​堅振​聖事,​他​又​被​賦予為​基督​聖名​而​戰鬥​的​資格。​他​受​召以​他​的​行動​在​世界​中​為​天主​服務。​藉其​信友​的​普通​司​祭職,​他​在​一定​意義​上​分享​基督​的​司祭​職務。​雖然​他​的​普通​司​祭職​與​公務​司祭職​有​着​本質​的​區別,​但​卻​給​予​他​參與​教會​朝拜​天主​的​資格,​給予​他​藉祈禱​和​補贖,​藉言行​和​榜樣​來​幫助​他​人歸​向​天主​的​能力。

​我們​各​人​都​應​當成為​基督​本人​(ipse Christus)。​基督​是​天主​與​人類​之間​的​惟一​中保。​  ​我們​與​基督合​而​為​一,​俾能​協同​基督​把萬有​奉獻給​聖父。​身為​天主兒女,​我們​的​聖召​要求​我們​雖然​身​在​塵世,​卻​應​力求​聖化​自己,​同時​走​向​世上​所有​的​道路,​使​之​一一​轉化為​引導​人​靈克​服險阻歸​向​天主​的​光明​正道。​我們​以​普通​公民​的​身分,​投入​各​種​世俗​活動,​便​是​在​群眾​中起​發酵​作用​的​酵母。

​基督​升​天​了。​然​而​祂賦予​人間​一切​正當​的​事物​一​種​特別​的​被​贖​得救​的​質稟。​聖​大額​我略​以​驚人​之​筆描繪​這​一​現實:​「這樣,​耶穌​離去​了,​回到​祂來​這​裏​之​前​所住​的​地方​;​又​從​祂定​居​的​地方​回到​這​裏​來​;​因為​正是​在​祂升​到​天堂​的​同時,​藉祂​的​活動​已​把​天堂​與​世界​彌合​為​一。​在​今天​這​慶節,​我們​應​當莊​嚴​宣佈:​我們​被​判​死刑​的​判決書​已經​作廢,​我們​被​罰​腐朽​的​鐵案​已經​平反。​我們​的​人性​原來​被​宣判​的​刑書​是:​「你既​是​灰土,​你​還​要​歸於​灰土。​」​現在​同一​的​本性​卻​與​基督​一起​升​天​去​了。​」

​所以​我​一​再​告誡​你們,​這​世界​是​可以​聖化​的。​在​聖化​世界​的​過程​中,​我們​基督徒​負有​特殊​的​使命。​世界​已​被​罪惡​玷污。​我們​要​把​世界​從​犯罪​的​機緣​中洗滌​乾淨,​我們​要​把​世界​獻給​我主,​作為​一​個​屬靈​的​奉獻:​依賴​我主​的​聖寵,​竭盡​我們​的​努力,​把​世界​變為​一​個​能​中悅​我主​的​奉獻。​嚴格​來​說,​任何​高尚​的​人性​現實​都​具有​超性​的​幅度,​因為​天主聖​言取​了​完整​的​人性,​並​以祂​的​臨在​及​祂親手​的​勞作​祝聖​了​世界。​在​領受​聖洗​聖事​時,​我們​所​接受​的​偉大​使命,​就是​要​協同​基督救​贖​世界。​基督​的​愛催迫着​我們​ ,​要​我們​肩​負起​這​個​救靈​的​使命。

請​看:​救贖​工程​在​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死於​恥辱​與​光榮​之​時​已​告​完成。​「這​為​猶太人​固然​是​絆腳石,​為​外邦​人​是​愚妄。​」​  但是,​這​救​贖​工程​將​按天​主聖意​繼續​進行,​直到​我主​的​日子​到​來​為止。​要​按​耶穌​的​情懷​生活​就​必須​認識​到​我們​跟祂​一樣,​是​被​派​遣來​「拯救​罪人​的​」​ ,​必須​清楚意識​到​我們​自己​更​日益​需要​信賴​天主​的​仁慈。​因此,​我們​將​能​培育出​一份​強烈​的​願望:​與​基督​一起​作祂​的​共同​救​贖​者,​與​祂一起拯​救​天​下​所有​人靈,​因為​我們​是,​而且​願​成為​基督​本人​(ipse Christus):​「祂奉獻​了​自己,​為眾人​作​贖價。​」

​偉大​的​工程​仍​等​待着​我們,​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因為​我主​曾​清楚​地​告訴​我們:​「你們​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來。​」​  ​直到​祂回來​統​領​天國​那天,​我們​不能​遊手​好閒。​在​世間​拓​展​天國​之​責,​並​非​只​限於​有​神職​的​教會​成員,​因為​他們​從​基督​那​裏​領受​了​那份​神權。​保祿​宗徒​說過:​「你們​便​是​基督​的​身體」​ ,​有​一​特殊​使​命​尚待​執行。

​有​待​完成​的​工作​不計​其數。​這​是​不​是​由於​我們​在​二‍​十​個​世紀​以來​都​無​所​成​就​呢?​我​認為​這​兩​千年​裏​我們​已​大​有​成就。​貶抑​先輩​的​建樹​是​不​公平,​也​不​客觀​的。​我們​在​這​兩​千年​來​大​有​成就,​而且​成​就​卓越。​但​另​一​方面,​也​有​過​一些​過錯,​使​教會​遭到​重挫,​產生​了​一些​恐懼​畏難​的​情緒。​但是​在​此​同時,​我們​也​不乏​充滿​勇氣​和​慷慨​的​成員。​人類​在​各​種​境況​中​仍​繼續​不斷​地​更​新。​每​一​代人​都​必須​努力​不懈,​幫助​人​類​認識到​自己​是​天​主子​女​的​美好​召叫,​教導​他們​把​愛主​愛人​的​誡命​實踐​出來。

基督​以​明確​的​方式​教導​我們​如何​把​天主​的​愛真實地​流露​出來。​使徒​工作​就是​讓​天主​的​愛充溢​湧​流澤​及​他​人。​內​修生​活​就是​在​麵餅​中​和​在​聖經​中​與​基督​日​益​密切​地​結合。​而​使徒​工作​則​是​內​修生​活明確​而​必要​的​外​在​表現。​嚐到​天​主愛​的​滋味​的​人,​必會​感到​救靈​任務​的​重擔。​內修​生活​與​使徒​工作​是​牢不可​分​的,​正如​真天​主亦​真人​的​基督​與​祂身​為​贖世主​的​使命​是​不可​分割​的。​天​主聖​言為了​救贖​人類,​甘願​取​了​人性​的​肉軀,​使​人類​與​祂合​而​為​一。​正如​信經​所云:​祂之​所以​降臨​世界,​從天​降來,​是​「為了​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的​得救。​」

​為​基督徒​而言,​使徒​工作​猶​如​本​能,​它​不​是​外加到​他​的​日常​活動​上​的,​不​是​外加到​他​的​專業​上​的​東西。​自從​我​主選擇​建立​主業團​之​日​起,​我便​不斷​重複​這​一​點!​我們​必須​聖化​自己​的​日常​工作​;​必須​藉​各​自正​當​從事​的​具體​專業,​藉​各​自​生活​的​具體​境況​來​聖化​他​人。

​為​基督徒來​說,​使徒​工作​猶如​呼吸。​天主兒女​的​生活,​不可​缺少​這​份​超性​的​生命力。​今天​的​慶節​提醒​我們,​我們​救靈​的​心火​是​響應​我​主愛​的​誡命​的​表現。​在​祂​升​天​時,​耶穌​派遣​我們​到​全​世界去​為​祂作見證。​我們​任​重道遠,​因為,​為​基督​作見證,​首先​便要​勉力​遵行祂​的​教義,​使​人​能​從​我們​的​行為​表現​想到​耶穌​的​嘉言​懿行,​聖範​德化。​我們​的​行為​表現,​應​使​人​一​看​便知,​這​人​是​基督徒,​因為​他​心​無​嫉恨,​因為​他​樂於​體諒,​因為​他​不偏​不激,​因為​他​甘作​犧牲,​因為​他​的​品行​不愧為​和平​君子,​因為​他​懂得​去愛。

我​對​你們​講述​的​並​非​我​個人​的​見解,​而​是​基督​關於​基督​徒​理想​的​教導。​你們​可以​看出,​這​教導​要求​嚴,​標準​高,​而且​是​有​吸​引力​的。​但​也​許​有​人​會​問:​「這樣​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的​社會​裏​能​行得​通嗎?」

​的​確,​我​主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裏​向​我們​發出​這​個​呼召,​在​這​個​時代裏,​人​人口講​和平,​實則​卻​沒有​和平,​不論​是​在​人靈​中,​或​在​社會​機構​中,​或​在​社會​生活​中,​或​在​國​與​國之間​都​沒有​和平。​人​人口​上​大談平​等​和​民主,​但​迴目​四顧,​所見​的​只是​壁壘森​嚴不可​逾越​的​種族​制度。​我​主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裏​向​我們​發出​這​個​呼召,​在​這​個​時代裏,​人人​要求​體諒,​但是​最​引人​注意​的​是​我們​偏​偏​看​不​到​體諒,​連循​規蹈​矩​願​行​愛德​的​人們​中間​也​看​不​到。​不要​忘記,​愛德​不止​於​施捨,​愛德​也​包括​體諒。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裏,​狂熱​主義​者​和​不妥協​的​死硬派​拒絕​聽取​別人​的​理由,​玩弄​反唇​相譏​的​技倆,​反倒​向​受害​者​進行​暴力​侵略。​最後,​我​主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裏​向​我們​發出​這​個​召喚,​我們​能​聽到​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空談​團結,​但是​即使​在​天主教​教友​之間,​也​難​以​想像​有​這​種​前​所​未​有​的​分裂,​更​遑論​其他​一般​群眾​了。

​我​從​未​發表​過​政治​言論;那​不​是​我​的​職責。​若要​我​以​司鐸​的​身分​形容​當前​世界​形勢​的​話,​我​只​需​重溫​我主​的​一​則​比喻:​麥子​與​莠子​的​比喻。​「天​國​好​像​一​個​人,​在​自己​田裏撒​了​好​種子​;但​在​人​睡覺​的​時候,​他​的​仇人來,​在​麥子​中間​撒​上​莠子,​就​走​了。​」​  ​情況​很​清楚,​田野​是​肥沃​的,​種籽​是​良好​的​;田野​的​主已經​撒下​了​種籽,​撒得​正值​農​時,​撒得​恰得​其法。​他​甚至​還​僱​了​人​看守​農田。​在​此​之後,​麥子​中間​若​是​出現​莠子,​準​是​由於​人​的​疏忽​失職,​特別​是​基督徒​的​疏忽​失職,​他們​墮入​夢鄉​大睡​其覺,​讓​仇人​乘虛​而入。

​當那​些​疏忽​失職​的​僕人​問主人​田裏怎​會長​出​莠子​時,​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這​是​仇人​做​的。​」​  ​我們​基督徒本​當戰​戰​兢兢,​使​天​主安排​在​世界​上​的​美好萬物,​得以​為​真理​和​善良​發展​和​服務。​但​我們​卻​墜入​夢鄉​大睡​其​覺​了。​這​是​多麼​糟糕​的​事!​人心​的​怠惰​庸碌​!然而​與​此​同時,​仇人​及​其大​小嘍囉僕​從​卻​馬​不​停蹄,​為​非​作歹。​難怪​莠子​到​處​蔓​延叢生。

​我​的​聖召​不​是​去當​一​位​報災​鳴警​的​先知。​我​這樣​說絕​不​是​要​你們​把​現實​看得​一​片​荒涼​失望。​我​不抱​怨​天​主讓​我生逢​這​時代。​我們​愛​這​個​時代。​因為​正是​在​這​時代,​天主召叫​我們​去​聖化​自己。​我們​並​不​癡心​夢想,​一廂​情願。​癡心​夢​想成​不​了​事。​世界​從​未​有​過良辰​好景。​從​一​開始,​從教會​還​在​搖籃​時​起,​從​十二​位​宗徒​宣講​時​起,​暴力​迫害早​已​開始,​首批​異端邪​說早​已​跳​了​出來,​謊話早​已​在​流傳,​仇恨​憤​怒早​已​爆發​傾瀉。

​然而,​我們​不能​否認​惡​勢力​確實​猖​獗​得勢。​在​這​個​世界​上,​這​塊​天主​的​農田裏,​這​個​基督​的​產業​中,​莠子​蔓​延叢生。​不僅​蔓​延叢生,​而且​不可​收拾。​我們​不能​讓​自己​被​所​謂​人定​勝​天​持續​躍進​的​神話​矇蔽。​有​秩序​的​進步​是​好​的,​是​天主所​願見​的,​但是​人們​所想​的​卻​是​另​一​種​進步,​一​種​偽​進步,​一​種​矇​蔽​視線​的​偽進步,​使​人​類​在​這​種​偽進步​中​不知​不覺​地失​去​方向,​倒退​而行,​反而​失去​早前​已​攻克​的​範疇。

​我始​終​認為,​我主​已​把​這​個​世界​賜給​我們​作​嗣業。​我們​有​責任​讓​自己​的​靈魂​保持​清醒。​我們​應​當實​事求​是,​但​也​不​做​失敗主義者。​世界​上​充滿​邪惡,​得罪​天主,​戕害​人靈,​而且​往往​對​人靈​造成​不可​挽救​的​傷害。​只有​良知​麻木,​被​常​規老​套弄得​喪失​敏感,​被​玩​世​態度​弄得​感覺​遲鈍​的​人,​才​會​否認​這​個​現實。​我們​固然​應​當保持​樂觀,​但是​我們​的​樂觀​主義​必須​來自​堅​信天​主常​勝​的​德能,​而​不​是​來自​人​的​自我​陶醉,​不​是​來自人​的​愚蠢​狂妄​和​自鳴​得意。

我們​該​怎麼​辦呢?​我早​說過,​我​不想​報導​甚麼​社會​或​政治​危機,​甚麼​文化​衰落​或​崩潰。​我​是​從​基督​信仰​的​觀點來​觀​看​世界。​按照​邪惡​即褻​犯​天​主之​罪​的​精確定​義來​討論​邪惡​的​問題。​基督徒​的​使徒​工作​既​不​是​政治​規劃,​也​不​是​文化​方案,​而​是​要​傳播​善良,​用​愛心​「感染」​人,​播種​和平​與​喜樂。​使徒​工作​無疑會​為​大眾​帶來​精神​上​的​益處,​使​人間​更​正義,​更​諒解,​也​更​懂得​相互​尊重。

​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人靈。​我們​沒有​權利​讓​自己​成為​他們​獲得​永福​的​障礙。​我們​有​義務​善​度​聖善​的​基督徒​生活,​修德​成聖,​絕不背​逆​天主,​絕不​讓​期待​基督徒​作出​善表,​指出​真理​根源​的​人​失望。

​使徒​工作​必須​建築​在​諒解​的​基礎​上。​我​堅持​這​一​點,​就是​我剛才​說​過​的,​愛德​不止​於​施捨,​愛德​也​包括​諒解。​我​不得​不​承認,​我​個人​是​從切身​經驗​學到​甚麼叫​做​被​誤解​的。​我​總​是​千方百計力求​讓​別​人​瞭解我,​但是​總有​人​偏偏​不​願​去​瞭解。​這​使​我​更多​了​一​個​理由,​一​個​很​實用​的​理由,​在​待人​接物​中越​發要​努力​抱​諒解​的​態度。​然而,​我們​待​人​心​胸​廣闊,​四海​一​家,​天下​為​公,​不應該​是​出於​這些​偶然性​的​理由。​我們​應​有​的​諒解​態度,​乃​是​天​主好​兒女​的​基督徒​愛德​的​證明。​我​主願​意​我們​處​身於​世上​各​種正​當行業​中,​為了​便於​播種,​不​是​播種​稗子​莠草,​而​是​播​種​兄弟​情誼​的​良種,​寬恕​原諒​的​良種,​愛德​和平​的​良種。​始終不​與​任何​人​為​敵。

​基督徒​必須​隨時​準備​與​眾人​分享​自己​的​生命,​使眾人​都​有​機會​接近​耶穌​基督;​他​必須​甘心​為​他​人​犧牲​自己​的​心願​;絕​不​把​人隔離​在​防水​的​容器裏,​不給​人​打戳​印貼​標簽,​把​他們​當作​商品​或​乾燥​的​昆蟲​標本來​處理。​基督徒決不​與​人隔離。​因為​這樣​他​的​生活​便會​蛻變為​可悲​的​自私​自利。​基督徒​必須​力求​成為​「對​一切​人,​我​就​成為​一切,​為​的​是​總要​救些​人」​ 。

​要​是​我們​都​能​這樣​生活該​多​好​啊!要​是​我們​都​能​在​言行​中撒​遍慷慨​大度​的​良種,​滲透​諒解​和平​的​願望,​該​有​多​好​啊!​我們​應該​鼓勵​人​們​行​使​正當​的​獨立性,​各​自​負起​現世​事務​的​全部​責任。​每​一​位​基督徒要​先捍​衛​他​人​的​自由,​從而​也​能​捍衛​自己​的​自由。​基督徒​的​愛德​應​使​他​做到​愛人​不分​高低​優劣,​接受​他​人​的​現狀​而​愛​他。​因為​人皆​有​過失,​人皆會​犯錯。​基督徒​賴​天主​的​恩寵,​努力​以​身​作​則,​幫助​人克服​罪惡,​剷除​莠草,​使​我們​大家​都​能​互助​互濟,​按照人​的​尊嚴​和​基督徒​的​尊嚴​生活。

基督交​給門徒們​的​使徒​工作,​在​社會​事務​上​必然​會​產生​具體​的​成果。​認為​基督徒想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非要​與​世界​背道​而馳,​非要​在​人事​俗務​上​變成​失敗​主義者​的​看法,​是​完全​不能​理解​的。​萬事萬物,​甚至​是​最​細​小​的​瑣事,​都​兼​有​一​份本性​意義​和​一份​超性​意義。​基督​是​完美​的​人。​祂​並​非​來​摧​毀​人性,​而​是​來​提攜​人性。​祂取​了​我們​的​人性,​只是​沒有​罪。​祂分​享人​的​一​切​憂患​思慮,​只是​沒有​故意​作惡​的​經驗。

​基督徒​必須​隨時​準備​從​內部​聖化​社會。​他​處​身​於​世界​之​中,​卻​不​屬​於​世界。​世界​若​因​罪惡​——​而​不​是​因它​的​本性​——起​來否認​及​反抗​天主及​其救世​的​可愛​的​計劃;​基督徒​就​必須​斷然​與​世界劃​清界線。

我​主升​天節​還​提醒​我們​一點:​同一​基督,​這​位​鼓勵​我們​在​世界​上​努力​實現​我們​任務​的​基督,​也​在​天堂​等​待着​我們。​換言之,​我們​現世​的​生活,​儘管​我們​愛它,​但​究竟​不​是​最後​的​歸宿。​「我們​在​此​沒有​常存​的​城邑,​而​是​尋求​那​將​來​的​城邑」​ ,​那永恆​之​家,​在​那裏​我們​將​永​遠​定​居。

​不過​要​當心,​不要​把​天​主聖​言理​解得​過於​狹隘。​我主​無意要​我們​在​現世度​不幸福​的​生活,​而​只​在​來世賞報​我們。​天​主願​意​我們​在​現世上​也​得享​幸福,​卻​同時​要​我們​一心​嚮往​另​一​個​只有​祂​才​能​饋賜​的​圓滿​幸福。

​在​現世​我們​已​能​預嚐​天堂​的​滋味,​即默觀超性界​的​現實,​靈魂​內​天​主聖寵​的​化工,​因​愛​天主而​愛人​等,​都​是​永福​的​開端,​而且​是​一​天​天​日益​茁長​的。​我們​基督徒絕​不可​讓​自己​陽奉​陰​違度​雙重​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必須​是​堅定​而​單純​的​合體,​我們​的​一言​一​行​無不會​合其中。​基督​在​等​待​我們。​「我們​的​家鄉​原是​在​天上」​ ,​我們​同時​是​這​個​世界​十足​的​公民,​雖身​處​各​種​艱難​困苦​邪惡​不義​和​誤解叢​中,​但​同時​又​沉浸於​喜樂​和​寧靜​之​中。​因為​我們​深知​自己​是​天主​的​兒女。​讓​我們​持​之​以​恆事​奉​天主。​我們​必會​看到​這​支​屬於​基督​的​和平​大軍,​這​共同​贖世​的​民族,​在​人數​和​聖德​上​將​不斷​增長。​讓​我們​做​默觀​的​靈魂,​從清晨​醒來​第一​個​思想,​直到​夜晚​最後​一念,​無不​時刻​與​我主耶穌基督​密談​對話。​我們​通過​聖母,​邁向​耶穌​基督;​通過​耶穌,​邁向​聖父​及​聖神。

​儘管​如此,​耶穌​升天​依然​在​我們​心靈​上​留下​一​絲​絲​傷感​的​滋味。​那麼​就​讓​我們​仿效​宗徒們​的​榜樣,​投奔​到​祂​母親​的​懷中。​「他們​回​了​耶路​撒冷……同​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

另一種語言的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