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聖心內尋求平安

天​主聖​父​願​意​在​聖子​的​聖心​中,​賜給​我們​一份​仁慈,​寵眷​和​「偉大​的​愛情」​ 。​我們​若想​尋求​天​主愛人​的​證據,​只須​沿​着​聖​保祿​的​思路​去​探索:​「祂既然​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我們​眾​人​把​祂交出​了,​豈不​也​把​一切​與​祂一​同​賜​給​我們​嗎﹖」​  ​天​主愛​世人,​不僅​俯聽​我們​的​祈禱,​而且​在​我們​祈禱​之​前,​早​已​把​恩惠​賜給​了​我們。

​聖寵​使​人​洗心​革面,​煥然​更​新​;​使​罪人​皈正,​使​他​成為​一​個​善良​忠信​的​僕人。​  ​天​主對​我們​的​愛是​一切​恩寵​的​泉源。​祂不​僅​用​言語​揭示​了​這​一​點,​也​以​行動。​天主​的​愛促​使​至​聖聖三​的​第二​位​聖言,​聖父​之子,​取​了​我們​的​肉軀,​進入​我們​人性​的​處境,​除了​罪​之​外,​與​我們​毫無​兩樣。​這​聖言,​這​天​主​的​聖言,​便是​由​天主聖​愛所​發​的​聖言。

​天主聖​愛​就​藉着​聖子​降生​成人,​藉着​耶穌​基督​在​世上,​以​十字​架​卓絕​的​犧牲​而​成就​的​救贖​之​旅,​揭示​給​我們。​祂​在​十字​架​上​藉着​一​個​新​的​標誌​昭​示​天下:​「有​一​個​兵士用​槍​刺透​了​祂​的​肋旁,​立時​流出​了​血​和​水。​」​  ​這​耶穌​的​血​和​水,​向​我們​宣告:​祂​的​自我​祭獻​已​大功​告成。​「完成​了​!」​  ​一切​都​是​為愛而​成就​的。

​今天,​當我們​重溫​信德​的​中心​奧蹟​時,​目睹人​的​動作行​為​被​用​來​表現​這​最​深邃​的​真理,​即聖父​的​聖愛​之​交付​聖子,​聖子​的​聖愛​之​從容​赴義,​走上​加爾​瓦略山,​我們​不禁愕然​起敬。​天主沒有​用​霸權​與​我們​打​交道。​沒有。​祂​「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  ​耶​穌​從​不​是​疏遠​冷淡,​高高​在​上​的。​雖然​在​宣講​時,​偶然​會​流露​出​憤懣​感慨​的​心情,​因為​惡人​的​罪行​傷​了​祂​的​聖心。​但是,​我們​若​仔細​觀察,​馬上會​發現祂​的​悲憤實​在​是​出於​愛,​是​再​次​向​我們​發出​邀請,​敦促​我們​悔罪​改過,​矢志​忠誠。​我​主天​主​說:​「我​豈​能​喜歡​惡人​的​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我​豈​不​更​喜歡​他​離開​舊道​而​得生存?」​  ​這​話​一​語​道破​基督​一​生​行實​的​原委​;使​我們​恍然​領悟,​祂為​何懷着​一​顆​血肉​的​心,​一顆​與​我們​一樣​的​心,​降臨​我們​人間。​這​便​是​祂​的​聖愛​的​鐵證,​是​天​主仁​愛奧蹟萬​古常新​的​見證。

我​必須​向​你​們​吐露,​有​一​件​事常​使​我​痛心​不​已,​並​讓​我奮​發​行動,​那便​是​想到​天下​所有​尚未​認識​基督,​所有​從​未希​冀​天堂​上​為​我們​保留​的​褔祉​的​人們。​他們​的​生活​就​像​瞎子​迷路,​他們​在​遠離​真褔​的​歧途​上,​探索​莫名​的​「幸福」。​聖保祿​宗徒​在​特洛阿,​夢見​異象​那晚​的​感受​並​不​難理解:​「有​個​馬其頓​人​站着,​請求​他​說:​「請​往​馬其頓​去,​援助​我們​吧!」​保祿​既見了​這​異象,​我們​便​推知​是​天主召叫​我們​給​他們​宣傳​福音,​便立即​設法​往​馬其頓​去。​ 」

​你們​難道​沒有​感覺​到​天​主正​在​召叫​你們​嗎​﹖祂​通過​我們​周圍所​發生​的​事物,​正在​催迫​我們​去​宣講​耶穌​降臨​的​喜訊。​但是,​有​時​我們​基督信徒​卻​把​自己​的​召叫​貶為​糟粕。​我們​變得​庸俗​浮淺,​把​大好​時​光浪費於​傾軋​紛爭,​妒賢​忌才。​更糟​的​是,​有​人​竟​對​他​人​選擇​實踐​真理​的​某些​方面​妄加責難,​無風​興浪。​他們​不僅​沒有​竭力​相助,​反加濫​肆詆毀。​的​確,​你​有​時​會​在​基督徒身​上​發現​嚴重​的​缺陷。​但是​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我們​本身,​不​在​於​我們​的​缺點。​惟一​關係​重大​的​是​耶穌。​我們​應​當宣講​的​是​基督,​而​不​是​自己。

​這些​反思​是​由於​對​耶穌​聖心敬禮​正​陷於​危機​而​激發​的。​其​實​危機​並​不​存在。​耶穌​聖心​的​真誠​敬禮​一直​健在,​而且​依然​充滿​活力,​並​具有​人性​和​超性​的​意義。​它​一貫​而且​依然激發人​們​皈​依​獻身,​承行​主旨​;激發人​們​親切領悟​救贖​奧蹟​的​底蘊。

​然而,​我們​應​當把​真正​的​敬禮​與​無用​的​多愁​善感,​與​缺乏​信理,​華而​不實​的​表面​虔誠,​區別​開來。​我​並​不​欣賞​那些​媚人​的​塑像,​也​不欣賞粗製​濫造​的,​對​具有​常識​與​超性​觀念​的​基督徒絲​毫​起​不​了​感召​作用​的​聖心像,​而且​不​欣賞​的​程度​不遜於​你們。​但是,​把​這些​個別​的,​並​正在​消失​的​弊端,​曲解為​信理​或​神學​問題,​則​未​免​是​一​種​糟​糕​透頂​的​邏輯。

​若​說​有​危機​的​話,​那便​是​人心​的​危機。​人​的​目光​短淺,​自私​自利,​思想​狹隘。​他們​不能​領悟​基督​愛人​之心​的​偉大​深度。​教會​自​建立​聖心節​以來,​在​慶日​禮​儀讀​經​中,​取用​了​一​段​保祿​書信,​來​培育​我們​真正​的​虔誠​敬禮。​聖保祿​在​其中​向​我們​提出​了​一​整​套默​觀​生活​的​規劃,​包括​知識​與​愛情,​祈禱​與​生活,​且​始於​耶穌​聖心​敬禮。​天主藉​宗徒​的​話,​親自​邀請​我們​遵循​這​條​道路:​「使​基督​因​着​你們​的​信德,​住​在​你們​心​中,​叫你們​在​愛德​上​根​深​蒂固,​奠定​基礎,​為​使​你​們​能夠​同眾​聖徒​領悟​基督​的​愛是​怎樣​的​廣、​闊、​高、​深,​並​知道​基督​的​愛是​遠超人​所​能​知​的,​為​叫你​們​充​滿​天主​的​一切​富裕。​」

​天主​的​充盈​富足​是​在​基督​內,​在​基督​的​聖愛內,​在​基督​的​聖心內,​啟示​給​我們,​賜予​我們​的。​因為,​正是​在​祂​的​聖心​內,​「真實地住​有​整​個​圓滿​的​天主性」​ 。​誰若​無​視​天主​這​一​偉大​計劃——即藉​降生​成人,​贖罪​救世,​聖神​降臨,​向​世界​傾​注祂​的​聖愛​——便​無法​體會​我​主​對​我們​的​體貼​入微。

讓​我們​充分​認識​寓於​「耶穌​聖心」​一詞​的​全部​寶藏吧。​當我們​說​到​某人​的​心時,​我們​不​只是​指他​的​情感,​而​是​涉及​他​與​人友愛​交往​中​的​整個​人格。​聖經為了​幫助​我們​明​瞭天主​的​事理,​採用​充滿​人性​意味​的​詞語​「心」,​來​表示​思言​行動​的​總結​與​根源,​表現​與​基礎。​人​的​價值即​其心​的​價值​……。

​心乃​是​喜樂​之​所​由生:​「我心​歡愉祢​的​救援。​」​  心乃​是​痛悔​之​所​由生:​「我​的​心好​像​是​蠟,​在​我​內臟​中​溶化。​」​  心乃​是​讚頌​天​主之​所​由生:​「我​的​心靈​湧​溢​優雅​的​言辭。​」​  心乃​是​矢志​從​主之​所​由生:​「天主,​我​的​心​已​準備​妥當。​」​  心乃​是​愛慕​不懈​之​所​由生:​「我身​雖睡,​我心​卻​醒。​」​  心​也​生疑懼​惶恐:​「你們​心​裏​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我。​」

​心​不僅​有​感覺,​它​也​認識、​瞭解。​「祢​的​法律​常​存於​我​的​心懷 ,​刻​在​心​上 。​」​聖經​也​引證​道:​「心裏充滿​甚麼,​口裏​就​說​甚麼。​」​  ​我​主訓​斥​經師道:​「你們​為​甚麼心裏​思念​惡事​呢?」​  祂​又​列​舉人​的​罪過​加以​概括​說:​「因為​由​心裏​發出來​的​是​惡念、​凶殺、​姦淫、​邪淫、​盜竊、​妄證、​毀謗。​」

​聖​經論​到​心​時,​所​指​的​不​是​喜怒​哀樂​瞬息​消逝​的​感情,​而​是​指​引導​整​個人​的​靈魂​肉體,​趨向​其善​的​人格。​正如​耶穌所​指出​的:​「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必​在​那裏。​」

​因此,​當我們​談到​耶穌​聖心​時,​我們​強調天​主聖愛​的​確鑿​無疑,​強調​天​主對​我們​忠貞​負責​的​真理。​當我們​提倡​敬禮​耶穌​聖心​時,​我們​是​在​提倡​徹底​獻身於​耶穌,​獻身於​整​個​耶穌​——​我們​的​靈魂,​我們​的​感覺​和​思想,​我們​的​言語​和​行動,​我們​的​喜樂。

​這​就​是​真正敬禮​耶穌​聖心​的​真諦;​是​認識​天主,​認識​我們​自己​;​是​瞻仰​耶穌,​趨向​耶穌,​讓​祂來​鼓勵、​教育​和​引導​我們。​使​這​敬​禮流於​淺薄​的​最​大​弊病,​莫過​於​缺乏​人情,​莫過於​無視​這​位​降生​成人​的​天主​的​存在。

身懸​十字​架上,​心​中漾溢着​愛人​之情​的​耶穌,​是​一​篇​語言​無法​表達​的​雄辯​證詞,​指出​人​和物​的​崇高價值。​人,​人​的​幸福,​人​的​生命,​竟如​此​重要,​以​致於​天主聖子​不惜​犧牲​自己​來​救贖​和​濯淨​他們,​把​他們​復活​起來。​有​一​位​默觀者​對​此​感慨​地​問道:​「誰能​不​熱愛​這​顆​重創​的​心呢?​面對​這​顆​如​此​純愛​的​心,​誰不會​以愛​還​愛,​以​心體​心​呢?​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們​豈​有​不​以​愛報愛​之​理?​我們​要​擁抱​這​位​遍體​鱗傷​的​親人,​祂​的​手足​被​褻瀆​神明​的​惡人​釘穿。​我們​要​偎依​在​祂​的​肋旁,​偎依​在​祂心頭,​虔誠​祈禱,​使​我們​能​無愧於​與​祂心心​相印,​祂​被​長​矛​刺傷,​因為​我們​的​心還是​硬如​鐵石,​拒不​悔改。​」

​這些​思想,​柔情​和​話語,​是​熱愛​耶穌​的​人靈​從​一​開始​便​向​祂​奉獻​的。​但是,​我們​若​要​懂得​這​語言,​懂得​人心,​懂得​基督​的​心​與​天主​的​愛,​我們​就​必須​有​信德​和​謙德。​我們​需要​有​促​使​聖奧思定​寫出​此​語​的​信德​和​謙德:​「主啊,​我們​是​為了​祢而​受造,​除非​安息​在​祢內,​我們​的​心​將​得​不​到​安寧。​」

​人​若​無​謙德,​便會​恬然​以​天主​自居,​卻​不按​基督​遵行​的​天主之​道行事,​不會​說:​拿去​吃吧,​「這​是​我​的​身體」​ 。​驕傲​的​人​把​天主​的​偉大局​限於​庸人​的​框框裏。​於​是​乎理性,​冷酷​盲目​的​理性,​使​人​妄想​把​一切​事物​納入​其​個​人​狹隘​經驗​範疇​之​中,​蛻變為​非理性;​與​有​信德​的​人​的​思想​截然​不同,​甚至​與​那些​指導​得當,​能​享受​和​熱愛​事物​的​人大​相逕庭。​超凡​脫俗​的​真理​因此​衰竭,​人心​被​一​層​硬殼​禁錮,​變得​麻木​不仁,​失去​回​應​聖神​感召​的​能力。​若​不​是​天主仁慈​的​德能,​突破​我們​罪惡​的​壁壘,​我們​有限​的​理智​真會​喪失​殆盡。​「我​還​要​賜給​你們​一​顆​新心,​在​你們​五​內放​上​一​種​新​的​精神,​從​你們​的​肉身​內取​去​鐵石​的​心,​給​你​們​換​上​一​顆​血肉​的​心。​」​  惟​有​天主​的​助佑,​才​能​使​靈魂​重見​光明,​一聽到​聖經​的​許諾​便​充滿​喜樂。

​「我​知道​我​對​你們​所​懷​的​計劃,​是​和平​而​不​是​災禍​的​計劃。​」​  ​這​是​天主藉​先知​耶肋米亞​所​作​的​許諾。​禮儀​把​這​話​應用​到​耶穌​身​上,​因為​在​祂身​上,​我們​清楚​看到,​天​主確​實是​這樣​愛​我們​的。​祂​並​不​是​來​審判​我們,​並​不​是​來控訴​我們​的​卑鄙​惡劣。​祂​是​來拯救​我們,​寬赦​我們,​給​我們​和平​與​喜樂​的。​如果​我們​真​能​意識​到​天​主恩​待祂​兒女​的​盛情,​我們​的​心必會​幡然​改變。​我們​會​看到​一​片​嶄新​的​天地​在​我們​前方​展開,​縱橫​深遠,​光華​燦爛。

但是​請​注意,​天主沒有​說:​「為了​換​取你​的​心,​我​將​給你​一​個​純​精神​的​意志。​」​沒有。​祂給​了​我們​一​顆心,​一​顆​人性​的​心,​與​基督​的​心一​模​一樣。​我​並​沒有​一顆​專門​愛​天主​的​心和​另​一​顆​專門​愛人​的​心。​我用​同一​顆心去愛​基督,​愛聖父,​愛聖神,​愛聖母,​愛我​的​父母​親友。​我願​不厭​其​煩​地​反覆​強調​這​一點:​我們​必須​有​十足​的​人性,​否​則​就​不能​分享​天​主性。

​人性​的​愛,​我們​在​世上​經驗​的​愛,​只要​是​真正​誠摯​的,​便會​幫助​我們​嚐​到​天主聖愛​的​滋味。​我們​在​天主內​享受​的​愛,​以及​在​天堂上​享見​「萬物​之​中​的​萬有」​ ​的​天主,​究竟​是​怎樣​的​福樂​便​可​從箇​中領略​一二。​如果​我們​開始​領​略​天主​的​愛,​我們​便會​情​不​自禁地越來​越富​有​同​情心,​越來​越​慷慨​大度,​越來​越​全心​全意​地獻身​服務。

​我們​必須​施捨​自己​所​領受​的,​教授​自己​所​學習​的。​簡單​平易,​不驕​不矜,​我們​必須​幫助​他​人分​享​天​主聖愛​的​知識。​當你​們​執行​任務,​在​社會​上​工作​時,​你們​各​人​應該​把​各​自​的​職務​轉化成​真正​的​服務。​你們​的​工作​應該​精益求​精,​關心​他​人​的​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文化​方面​的​先進​成果。​如​此​工作,​只要​動機​是​忘​我​無私,​捨己​為​人,​充滿​基督徒​生活​的​精神,​便能​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整​個​人​類​帶來​裨益。

​通過​你們​的​工作,​通過​整​個​人際​關係​的​網絡,​你們​應​當展示出​基督​的​愛德​和​祂​在​友誼,​諒解,​友愛​與​和平​等​方面​的​具體​表現。​正如​基督​巡行​巴勒斯坦​各​地​時,​到處​「施恩行善」​ ,​你們​也​該​在​家庭、​社會、​工作​崗位、​文娛​場合,​散播​平安。​這​是​天國臨於​你們​心​中​的​最好​證據。​正如聖​若望​所寫​的​:​「我們​知道,​我們​已​出死​入生​了,​因為​我們​愛弟​兄們。​」

​但是,​除非​先​到​耶穌​聖心​這​所​學校​接受​教育,​沒有​人​能夠​實行​這​份​愛。​惟有​當我們​默觀瞻仰​耶穌​聖心,​我們​才​能夠​把​自己​的​心從​嫉恨​冷淡​中解放出來。​惟有​這樣,​我們​才​會​體諒​他​人​的​疾苦,​並​以​基督徒​的​方式​作出​回應。

​你們​記得聖路加所​描繪​的,​耶穌​到​達納​因城​的​景象​嗎?​  ​耶穌再​一​次​穿街​越巷,​迎向​人群去​會​合​他們。​祂本​來​可以​逕自​走過,​或​是​讓​他們​來​請求​祂​的。​但是​祂​沒有​這樣​做。​祂​採取​了​主動,​因為​祂​被​一​個​寡婦​的​哀傷​所​感動。​她​剛剛​失去​了​她​所有​的​一切,​她​的​兒子。

​聖史解釋​說​耶​穌受​了​感動。​甚至​像​在​拉匝​祿​墓前​那樣,​祂​還​流​了​感動​的​淚。​耶穌​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對​發自​摯愛​的​哀傷​無動​於​衷。​看到​子女​與​父母​生離​死別,​祂痛​如​身受。​祂克​服​死亡,​正​是​為了​賦予​生命,​使​相愛​的​人​再​次​相聚。​但​與​此​同時,​祂​要求​我們​首先​承認​天​主聖​愛​至​高無​上​的​地位。​惟​有​天主​的​愛才​能​激發​真正​的​基督徒​生活。

​基督​知道​周圍​的​人群​對​那奇蹟必會​肅然​起敬,​會​把​這​事​傳遍​鄉里。​但​祂​不願​故​作​姿態,​嘩眾​取寵。​祂只是​被​那​位​婦人​的​哀傷​所​感動,​情不​自禁地​前​去​安​慰​她。​所以​祂走​上前,​對​她​說:​「不要​哭​了」​ 。​祂彷彿​是​在​說:​「我​不要​看到​妳哭。​我​到​世上來​是​為​傳播​喜樂​與​和平​的。​」​於​是​接踵​而來​的​便是​那​個​奇蹟,​那是​基督​真天​主德​能​的​標誌。​但​首先​來​的​是​祂​的​同情心,​是​基督​真人​仁愛​之心​的​明徵。

我們​若​不​向​耶穌學習便​永遠​不會​懂得愛。​如果​照​某​些​人​的​想法,​以​為​要​保持​心靈​潔淨,​保持​一顆​相稱​於​天主​的​心,​就​意​味着​與​人性​的​愛​「不相混淆,​不受​它​污染」,​變得​對​他​人​的​痛苦​和​哀傷​麻木​不仁。​我們​只​能​擺出​一付​「官樣​文章​的​愛德」,​乾​巴巴​的,​沒有​靈魂​的。​但​這​種​愛德​絕​不​是​耶穌​基督​的​真愛德。​耶穌​基督​的​真愛德​是​富於​情感​和​人情​的​溫暖​的。​這樣​說,​並​不​表示​我​支持​某​種​錯誤​的​理論​——​其實​是​一​種​可憐​的​藉口​——​把人​的​心引向​背離​天主​的​方向,​引向​犯罪​和​死亡​的​機會。

​在​今天​這​慶節,​我們​該​懇求​我​主賜​予​我們​一​顆​善良​的​心,​一​顆​能夠​同情​他​人​疾苦​的​心。​惟獨有​這樣​的​一​顆心,​我們​才​能​認識​到​世上​痛苦​疾患​的​靈膏​妙方​就是​愛,​即​是​愛德。​其他​所有​的​處方​都​只是​暫時性​的,​只會​遺留​遺憾​與​絕望。

​我​堅持,​如果​我們​要​幫助​別​人,​就​必須​愛​他們,​必須​以體貼​諒解,​獻身​服務,​熱情​友​愛​和​自甘謙​和​等​態度​為​外衣​的​愛德​來​愛​他們。​這樣,​我們​才​會​懂得​為​何​我​主​把​全部​法律,​歸納成​那​條​雙重​的​誡命,​其實​是​二而​為​一​的​誡命,​即​全心,​全靈,​全意​愛​天主,​愛近​人 。

​你們​或​許會​這樣​想:​有​時​連​基督徒​本身,​包括​你​和​我,​還​有​他​人,​往往​都​忘記​了​實踐​這​條​最​基本​的​誡命。​在​你們​腦​海裏,​或許會​呈現那​一​件​件​呼籲​平反​的​冤案,​那​一​樁樁​橫行​霸道​的​暴政,​那代代​相襲​永世​不得​翻身​的​歧視。

​我​無法​向​你們​提出​一​個​解決​這​類​問題​的​具體​方案,​也​沒有​理由​這樣​做。​但是,​身為​耶穌​基督​的​司鐸,​我​有​責任​提醒​你​們​聖經​的​教訓。​請​默想​一​下​耶​穌親​自​描述​的​公審判​的​光景:​「可​咒罵​的,​離開我,​到​那給​魔鬼​和​牠​的​使者​預備​的​永火​裏​去​吧!​因為​我餓​了,​你們​沒有​給​我吃​的​;​我​渴​了,​你們​沒有​給​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沒有​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沒有​給​我穿​的​;​我​患病​或​在​監裏,​你們​沒有​來​探望​我。​」​  ​一​個人​或​一​個​社會,​面對​痛苦​和​不義​卻​袖​手​旁觀,​不予​糾正,​必定​離基督​聖心​的​愛情​甚​遠。​基督徒​有​充分​自由去​尋求​並​應用​各​種​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應​當團​結於​服務​人類​這​個​共同​願望​之上。​否則,​他們​的​基督​信​仰便​不​是​耶穌​的​教誨​和​生活,​而​只會​是​冒​牌貨,​是​欺騙​天主,​欺騙人​的​行為。

不過,​我​還​想​向​你們​提出​一點。​正因為​對​我們​人來​說,​下定​決心​成聖成​賢極​不​容易,​所以​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去​修​德務善。​人際​關係​要​因​愛德​而​受啟發,​而​不​是​以​仇恨​和​冷漠為​主導,​還是​遙遙​無期。​我們​必須​意識​到​財富​的​分配​即​使​能​做到​合理​均勻,​社會​的​組織​即​使​能​和​諧健全,​人間​還​會​有​痛苦​疾患、​誤會​糾紛、​生離​死別、​孤苦​伶仃,​以及​我們​本​身​種​種​局​限性​的​苦惱​經驗。

​面對​所有​這些​重擔,​基督徒​只​能​找到​一​個​真正​和​肯定​的​答案,​即​十字​架​上​的​基督,​一​個​受難​而死​的​天主,​一​個​博​愛眾人​以​致於​祂​的​心​被​長​矛​所​刺透​的​天主。​我主對​不義​深惡​痛絕,​對犯​不義​之罪​的​人備​加痛斥。​但是​祂尊重​每​一​個人​的​自由。​祂允許​不義存在,​因為​不義​是​原罪​造成​的​後果,​是​人類​狀況​的​組成​部分。​然​而祂​的​心充滿​着​對​人類​的​愛。​我們​的​痛苦,​我們​的​悲傷,​我們​的​苦惱,​我們​對​公義​的​飢渴​……​所有​這​一​切殘酷​折磨,​祂無​不藉​十字架​而​加諸​自己​身上。

​基督​信仰​對​有關​痛苦​的​教誨​並​不​是​花言​巧語,​自圓其​說。​它​開宗明義​首先​呼籲​我們​接受​與​人類​生活​不可​分割​的​痛苦。​我​不會​隱瞞​在​我​的​一生​中常​常存在​着痛​苦;​有​許多​次​我​真想放聲​痛哭。​我​可以​喜悅​地​告訴​你們​這​一​點,​因為​我​經常​宣講,​並​力​圖​實踐​真理,​那​只有​在​十字​架​上​才​能​找到​的​基督,​祂就是​「愛」。​還​有​些​時候,​我​對​現實存在​的​不義​和​邪惡​深惡​痛絕。​儘管​抱定​志向,​並​盡​了​自己​的​努力,​但​對​未​能​糾正​不義​境況​的​局面,​苦悶萬分。

​我​向​你們​談論​痛​苦​時,​並​不​只是​空談​理論。​我​告訴​你​們​面臨​痛苦,​心寒​膽顫​之​時,​補救​的​辦法​就是​要​仰望​基督,​這​並​不​只是​他​人​的​經驗​之談。​加爾​瓦略山​的​景象​向​每​一​個​人​宣佈,​痛苦​是​必須​聖化​的,​我們​的​生活​必須​與​十字​架​結合。​我們​若​能​像​基督徒​一樣​忍受​艱難​困苦,​我們​的​艱難​困苦便會​轉化​為​賠補​和​補贖,​使​我們​分享​耶穌​的​命運,​參與​祂​的​生命。​祂由於​愛人,​甘願​忍​受​種​種​酷刑​折磨。​祂生​於​貧困,​活於​貧困,​死於​貧困。​祂受​盡責難​侮辱,​譭謗​中傷,​誣告​陷害。​祂​被​門徒​負賣,​眾叛​親離,​孑然​一身,​祂經​歷​懲罰​的​苦澀,​最終​被​判​死刊。​如今,​這​同​一​位​基督,​身為​人類​的​首生​者​與​贖罪​者,​繼續​在​祂​的​肢體​身​上​受苦,​繼續​在​普世人​類身​上​受苦。

​痛苦​是​天主​計劃​的​一​部分。​這​是​真理,​儘管​我們​難​以​理解。​連耶穌​自己​在​承受​祂​的​苦難時​也​表現出​相當​困難:​「父啊​!祢​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祢​的​意願​成​就​!」​  ​在​這​懇求​和​接受​聖父​旨意​的​張力​之​中,​耶穌​平靜地​走向​死亡,​寬恕​那些​釘​死祂​的​人。

​這​種​抱着​超性​態度​接受​痛苦​的​壯舉,​正是​最偉​大​的​勝利。​耶穌​藉​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一​舉​征服​了​死亡。​天主​從​死亡​中帶出​生命。​天​主子女​的​態度,​並​不​是​對​可能​發生​的​悲慘​命運​無奈​接受,​而​是​一份​預嚐​勝利​滋味者​的​成就​感。​因​基督​凱旋​之​愛​的​名義,​我們​基督徒​應​走向​世界,​通過​我們​的​言行,​播種​和平​與​喜樂。​我們​應​當戰鬥,​和平​地​戰鬥,​向​一切​邪惡、​不義、​罪惡​開戰。​這樣​我們​才​能​喚​醒​世人,​人類​遭遇​的​厄運,​不​是​註定​不變​的。​惟​有​天主​的​聖愛,​天主藉​耶穌​聖心所​顯示​的​聖愛,​才​能​為​人類​贏得​光榮​的​精神​凱旋。

剛​才​我們​提到​納因​城​發生​的​事件。​我們​還​可​舉出​其他​例子,​因為​福音​中​這​類​情景​不勝​枚舉。​每​一​例子,​都​不僅​說明​耶​穌​憂人​之憂​的​赤誠,​更​特別​指出​我​主愛德​的​博大​精深。​耶穌​聖心​是​天主降​生成人​的​血肉​之心,​是​厄瑪​奴耳​之心,​即天主​與​我們​同​在​之心。

​「與​基督​結合​的​教會,​誕生於​一顆​受傷​的​心。​」​  ​從​這​顆​傷口​洞開​的​心,​湧流出​生命,​通傳到​我們​身上。​在​這​裏,​且​讓​我們​默想​一​下​聖事,​特別​是​聖體​聖事。​天主藉​着聖事​在​我們​身​上​工作,​使​我們​能​分享​基督​救贖​的​德能。​我們​怎​能​不​以​感恩​的​心情​緬​懷加爾​瓦略山​的​聖祭,​以及​在​我們​的​彌撒​中​不斷​地以​不流血​的​方式​更​新​的​祭獻​呢?​耶穌​實際​上​把​自己​給​了​我們​作​神糧。​由於​祂降​臨​我們​心​中,​一切​都​有​了​改變。​我們​的​存在​獲得​了​新​的​力量,​就是​聖神​的​輔助。​聖神​充滿​我們​的​靈魂,​影響​我們​的​行動,​思想​和​感覺​的​方式。​基督​的​聖心​就是​基督​信徒​的​和平。

​我主​要求​我們​獻身。​獻身​的​根源,​並​不​只是​我們​自己​的​願望​或​努力。​我們​的​願望​和​努力​往往​是​軟弱​無常​的。​這​生命,​主要​是​由​真天​主真​人​耶穌​的​聖愛​之​心為​我們​贏得​的​聖寵​所​支撐​的。​因此,​我們​能夠,​而且​應​當像​天​主兒​女​一般,​堅持​內​修​生活,​不為​灰心​喪志所​挫敗。​我喜​歡請​人們​設想​一​個​基督徒,​應​怎樣​在​普通日​常​生活​中,​在​最平​凡​具體​的​境況​中,​實踐​信望​愛​三德。​依​靠​天主​的​助佑而​修身​操行​的​精義​就​在​於​此。​基督​信徒​在​實踐​這​三​個​超性​的​德行​時,​必會​找到​喜樂、​力量​和平安。

​這​便​是​基督​平安​的​果實,​是​祂​的​聖心​帶給​我們​的​平安。​讓​我們​再​說​一遍:​耶穌​對​世人​的​愛,​是​天​主奧蹟​的​一​個​奧妙​難測​的​側面,​是​聖子​熱​愛​聖​父​聖神​之​愛​的​一​個​奧妙​難測​的​側面。​聖神,​即聖​父​聖子​之間​的​愛​的​聯繫,​在​聖言內​與​一顆​人性​的​心會合。

​談到​我們​信仰​的​這些​核心​現實,​不可能​不痛​感我們​理智​的​窮困​匱乏,​不可能​不驚​奇​天​主​啟示​的​偉大​深奧。​儘管​我們​不能​充分理解​這些​使​我們​的​理智瞠目結舌​的​真理,​我們​堅決​謙恭​地​深信​不疑。​基於​基督​的​見證,​我們​深知​這些​都​是​真實​的。​我們​深知聖​三​深邃​的​愛,​是​藉着​基督​聖心​的​愛傾​注到​人​類​身​上​的。

為​此,​生活​在​基督​聖心​中,​與​祂密切​結合,​意味​着​我們​要​成為​天主​的​居所。​我​主告訴​我們​說:​「誰​愛我,​我父​也​必​愛​他。​」​  ​聖​父偕​同​基督​在​聖神內,​來​到​他​的​靈魂​內,​並​在​那裏​住​下 。

​即使​對​這些​基本​觀念​只是​稍加思索,​我們​的​整​個​態度​也​必會​改變。​我們​必會​渴慕​天主,​把​聖詠​的​話化​作​我們​的​心聲:​「我​的​天主,​我急切尋覓祢​;我​的​靈魂​渴​慕祢,​我​的​肉身​切望祢,​我​有​如​一​塊​乾旱​涸竭​的​無水​田地。​」​  ​耶穌鼓勵​我們​懷有​這​種​空虛感。​祂必會​迎上​前來​對​我們​說:​「誰​若渴,​到​我​這​裏​來​喝吧!」​  ​祂​把​自己​的​心賜​給​我們,​讓​我們​從​那裏​找到​安息​和​力量。​我們​若​接受祂​的​邀請,​必會​發現祂​的​話是​千真萬確​的。​我們​便會​感到​更渴,​甚至​渴望​天​主真​在​我們​靈魂​內​住下,​永遠​不​再​從​我們​心​中拿走祂​的​光​與​熱。

​「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  ​我們​已​接近​天​主聖愛​的​烈火。​我們​要​讓​這​烈​火燃​燒​我們​的​生命。​讓​我們​一心​盼望​把​天主聖愛​的​烈火​傳播​到​世界,​讓​我們​周圍​所有​的​人​都​親炙​其愛。​他們​同樣​能​體驗​基督​的​平安,​並​在​祂那​裏​獲得​幸福。​一​個​在​生活​中​與​基督​心心​相印​的​基督徒​的​惟一​目標就​在​於​此,​就是​讓​平安臨於​社會,​平安臨於​教會,​平安臨於​人靈,​當基督神國來​臨時,​天主​的​平安​將​達到​其​高峰。

​聖母​瑪利亞,​妳是​「和平​之​后」。​因為​妳​的​信德,​堅信​天​使​向​妳所​宣報​的​一​切​必會​實現。​求​妳​幫助​我們​滋長​信德,​並​具有​堅定​的​望德,​深摯​的​愛德,​因為​這​就​是​妳​的​聖子​今天​所​期望​於​我們​的,​是​祂所​以​把​聖心​展示​給​我們​的​緣由。

另一種語言的這一章